国际热钱显山露水港元人民币联袂“涨停”
“就像股市连续涨停,资金是肯定要追进来的。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在升值,包括海外资金在内的投机资本借此炒作,再对人民币构成一种自我加强的循环气力。” 为应对国际热钱冲击,时隔上次入市不到一月,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下称“香港金管局”)周二又在市场上兜售31亿港元,延续本月初密集入市的操作,以捍卫港元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 不过,热钱恍如觊觎的不但仅是香港,中国内地市场也是一个好去处。人民币汇率最近一个月来频繁触及涨停,从中也可见端倪。 国际热钱涌入香港 周二,由于港元对美元再次上穿7.75的联系汇率波动区间上限水平,香港金管局在外汇市场兜售31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度。这是10月20日以来,香港金管局第11次在市场上兜售港元。10月底~11月初的两周,香港金管局10次干预汇市,共向市场注入332亿港元。 香港金管局在时隔20多天以后再度入市,恍如表明新一轮热钱再次来袭。 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跟踪报告显示,从11月14日~11月2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1日的一周内,共有5.84亿美元的基金资产从欧美国家流入亚洲,其中88进入非ETF市场,而中国(包括香港地区)市场再次成为这些基金资产追逐的热门。 从EPFR跟踪的国别(或地区)资本流入跟踪图上可以看出,中国香港是仅次于中国内地的最受基金资产青睐的地方。仅从流入的基金范围来看,11月14日~11月21日,总计约1.5亿美元范围的基金资产流入香港地区,而同期流入内地的基金资产约4亿美元,两者占到全部资金的94。 如此集中的资本流入恍如也解释了最近人民币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背后的逻辑。 人民币涨停背后 与香港汇市类似,周二境内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开盘即到达6.223的涨停位,刷新汇改以来的新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之前曾打一个比方表示人民币连刷涨停板与热钱涌入的关系,“就像股市连续涨停,资金是肯定要追进来的。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在升值,包括海外资金在内的投机资本借此炒作,再对人民币构成一种自我加强的循环气力。” 人民币出现阶段性上涨以来,央行已泄漏出要更多依托市场气力的信号,因此并未入市大量买入美元。 印尼副财长Manhandra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采访时表示,最近连续出现涨停板但中国央行并未参与,表明中国央行正向着市场化的汇率迈进。 或许正是这类被广泛的解读吸引了更多的进场资金。1名外资行外汇交易员介绍,“从市场交易情况来看,人民币连续触及1涨停价位,买盘出价(Bid)没法成交,但客户的美元结汇资金还在不断进入,都看涨人民币。” 但值得注意的是,离岸市场上,1年期美元/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仍然报收6.3216/91元,表明投资者仅是短时间看涨人民币。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对本报表示,这些热钱很有可能觊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或抄底中国股市。 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黎友焕也向本报表示,“我们最近调研发现:前海、南沙和横琴岛三个地方,前海和南沙的房价上涨过快,而且存在明显的炒作,还发现很多热钱儿童白癜风怎样医治在炒作这两个地方的房地产,火爆程度有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