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方术之精确用药篇hellip此篇

时间:2019/12/16 21:12:43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特大好消息!吕氏三才中医药研究院荣登中国中央电视台了!吕氏三才上中央电视台广告了,吕即来上中央电视台了!中央电视台说了:要减肥,到吕氏三才!

吕氏三才中医秘方绝技总计有个秘方和手法绝技,这些秘方绝技有些是吕即来老师多年的经验方、秘方,如吕即来老师通调百病的“三才方”、治疗各种色斑、粉刺的验方。有些是吕即来老师在全国各地花重金在一些名老中医那里购买的,如在安徽名医马天法那里重金购买的治疗颈肩腰腿痛外用秘方、三次治愈痛经的秘方、六次治愈宫颈糜烂的秘方等。有些是吕即来老师在他的医道好友那里得来的。如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的秘方、治疗痔疮的秘方等。还有一些是多年来吕即来老师参加各地学术交流会的时候和一些中医老师分享得来的。如生男孩的秘方、治疗癌症的秘方、治疗乳腺增生的秘方等。还有花重金在史氏神效疗法工作室、吕院长门诊特效专科秘方等处购买的秘方和技术等。由于吕即来老师已经皈依佛门。对这些珍贵的秘方绝技不敢私留。故通过空间展示给有缘之人,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便告欣慰。

但需注意的是:

1、不能将这些方子拿来谋取暴利;

2、有些方子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方可应用;

3;转载必须注明出处。

此篇撰用《伤寒杂病论》、《道藏》、《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李宝柱先生所传仲景方术》-

首先讲明一点:脏腑与经络之用药有异同,学者宜识之。-

古制一斤,即为16两,分为两个8两,故称二八。中华道家懂得,人在下生之时,秉受天地之炁铢,合为一周天之数,加上禀受父母之炁24铢,共为铢(16两,古一两等于24铢),乃为易象卦爻之数(64卦共有爻),亦合古制一斤之铢数。-

脏腑对应:-

l肾1、肝3、心包3、脾5、肺7、心9-

l胃2、胆4、三焦4、大肠6、膀胱8、小肠8-

脏腑阴阳:-

耳、目、鼻开阳位主精气神无形之先天阳为五脏阴之用自内而出;先天阳-五脏阴之用。-

口、二阴开阴位主传送出入有形之水谷后天阴为六腑阳之用自外而入;后天阴-六腑阳之用。-

仲景方术二十四节气脏腑十八分型图.gif-

三元九运参考资料-

从黄帝元年开始(即早西元年)纪元,该年为甲子年定为始元。往后每60年一个甲子周期,为一元,或叫一个大运。三个甲子定为三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共年。每一大运60年中又分三个小运,每个小运20年。排小运的方法有点特别:在上元里排一运、二运、三运;在中元里排四运、五运、六运;在下元里排七运、八运、九运。由此引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三元九运」。三元九运往下挨排,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由黄帝元年起至年,算起来已历经79个大运了。年是下元七运的最后一年,—年进入下元的八运了。-

  远古时代的先哲凭借甚么规定了三元九运的概念?这本身就是一个奇异的神话,无人能够理解,也无从考证它的由来。不过,近代的人们发现太阳系星体运行规律倒是与元运之说不谋而合。-

  从天文资料得知:-

  地球自转一周,产生昼夜。-

  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阴晴圆缺,潮起潮落。-

  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木星绕太阳一周为12年。古人发现木星对地球人类的影响很大,原来木星的体积和重量仅次于太阳。由此派生出12生肖,所以木星又叫「岁星」,值年太岁由此而来。-

  土星与木星相遇为20年。两球相会对地球人类影响就更大。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重量是地球的倍;土星的直径是地球的9.5倍,重量是地球的95倍。两星相遇周期与一个小运20年正好巧合。-

  土星、木星、水星交会周期是60年。这与一个甲子大运60年相吻合。-

  太阳系九星交会,即「九星联珠」,年一遇,正合三元九运年。-

元运划分:一个大三元年,大三元包含上、中、下三元,每元60年一甲子,共年;再分配给九宫,各得20年。于是每一宫管20年,运行次序是:一坎(北方)、二坤(西南)、三震(东方)、四巽(东南)、五中宫、六乾(西北)、七兑(西)、八艮(东北)、九离(南方)。各自定宫,不可改移。-

  三元甲子年,近代的三元九运划分:-

  上元:一运坎水年---年-

      二运坤土年---年-

      三运震木年---年-

  中元:四运巽木年---年-

      五运中土年---年-

      六运乾金年---年-

  下元:七运兑金年---年-

      八运艮土年---年-

      九运离火年---年-

  陕西咸阳中华易学科学院研究员成柏林先生发明一种简便、快捷、弹指间可推算命宫九宫八卦掌法,不问甲子何年,不分上中下三元,仅用分元纪年的年份,便可快速准确推出三元命宫,其法如下:-

  成氏卦命指掌速定法-

  口诀:-

  成氏卦掌寓易简,-

  卦命推算起公元;-

  男起离宫女起乾,-

  男逆女顺按宫转;-

  男逢中宫等于坤,-

  女遇中宫艮上见;-

  公元个十位相加,-

  默识心箕有真传。-

  此法适用于本世纪年至年,到21世纪运用成氏掌法,需将“1”的位置改变一下。-

  排法:掌法九宫排布,同于排山掌诀,即起于左掌,从食指根部起,顺次为坎、坤、震、巽(巽宫位食指尖部),中指尖部为中宫,无名指以根部起顺次为离、艮、兑、乾(乾宫居无名指顶部)。-

  其顺序为后天八卦序数: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附排列图:(即排山掌法)-

  (食指)(中指)(无名指)-

  .......巽......中.......乾.........................-

  .......震...............兑..........................-

  .......坤...............艮........................-

  .......坎...............离.........................-

  自年起,不问生年干支,不分上中下元,舍去千百位“19”不计,只将年份后两位数相加,男得数自离宫起1逆推;女所得数自乾宫起1顺推,数落何宫,即是所求三元卦命方位。-

  若数落中宫,男命寄坤,女命则寄于艮。-

  例:年男命-

  舍“19”而用76相加等13,于离宫起1逆推,13落于乾宫,即为六白命。-

  年女命-

  舍“19”而用76相加等13,于乾宫起1顺推,13落宫于离宫,即为九紫命。-

  余仿此。-

脏腑用药:-

l1、3、5、7、9补阳以滋阴;保胃气以存津液-

l2、4、6、8滋阴以养阳;固津液以密阳气。-

u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一两水病;二两加-此为变;三两主制-此为常)为主;-

u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四两小其制、八两大其制)为主;-

u青龙三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三两小其制;六两大其制)为主;-

u白虎四者,收重之方,以石膏(八两小其制;十六两大其制)为主;-

u朱鸟九者,表滋之方,以鸡子黄(一枚百合病;二枚少阴病;三枚温病)为主;-

u玄武一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一枚或六两少阴病-此为常;二枚湿病-此为变)为主;-

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变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注意:此主言其常,小言其变。-

?味辛皆属木(三),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九),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五),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四),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一),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中医者:执阴阳之两而用三(生万物)之中道医学。以此出发,临床自是运筹帷幄、得心应手,精准用药并非高不可及,疗疾效如浮鼓亦当是自然之事。-

仲景方术之精确用药续篇-举疮疡皮肤病运用-

此篇撰用《黄帝内经太素》、《洞天奥旨》、《道藏》、《李宝柱先生所传仲景方术》-

首先讲明:脏腑与经络之用药有异同,学者宜识之。-

经络对应:-

l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阴常多血少气:手足太阳8、手少阴9、足少阴1;三-

1、8、9-

l阳明常多血气,太阴常多血气:足阳明2、足太阴5、手阳明6、手太阴7;二-

2、5、6、7。-

l少阳常多气少血,厥阴常多气少血:手足少阳4、手足厥阴3;一-

3、4-

经络枢机:-

?太阳为关(注意不是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太阴为关(注意不是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n气多而血少,非补血,则未溃不能化,已溃不能消。-

n血多而气少,非补气,则未溃不能散,已溃不能生。-

n气血俱多,初可用消,而终亦必佐之以补气血,则收功自速。-

部位既明,经络无错,自然用药得宜,无忧猛浪之误治。-

1、生在阳经而作痛,此纯病于阳也,内外俱用泻味,自易成功。-

2、生于阳经而作痒,此阳虚而病阴也,补阴以化毒,而不可损阳以耗气。-

3、生在阴经而作痒,此纯病于阴也,内外俱用补剂,不难奏效。-

4、生于阴经而作痛,此阴虚而病阳也,补阳以化毒,而不可损阴以亏血。-

经络用药:-

l1、8、9补气;-

l2、5、6、7初消而后以补气血;-

l3、4补血。-

?参芪等补气;归胶等补血;金银花等清;荆、防等散;硝、黄等攻-

疮疡宜分虚实,未可漫然用药。虽治疮疡之法俱宜用补,然不知虚实,孟浪治之,亦难速效。故必审其虚实之重轻,以酌量其补泻之多少,始为上工。惟虚实何以辨之?于初肿、已溃时辨之。-

1.初肿之时,肿而高突,焮赤作痛,是阳邪毒盛,病在表实。主散臣补-

2.如肿而坚硬深痛,亦阳邪毒盛,病在里实。主攻臣补-

表实可散,里实可攻,攻散之中,略兼用补,则在表者不至入里,而在里者必易发表。-

3.倘肿不甚高突,虽焮赤作痛而少衰,此阳邪毒衰,病在表虚。主补臣散-

4.如肿虽坚硬,痛不甚深,此阳邪毒衰,病在里虚。主补臣攻-

表虚不可纯散,里虚不可纯攻,攻散之中,重于用补,则表虚者力能托外,里虚者力能出内。-

5.若已溃之后,犹然肿硬焮痛,发热烦躁,大便秘结,疮口坚实,此阳毒未化,乃邪实,尚宜补而兼散。-

6.倘脓大出而反痛,疮口久而不敛,发热口干,脓水清稀,肿下软漫,此阳毒已尽,乃正虚,切戒散而必补。-

以上治法,犹论阳症之疮疡。-

阴症之疮疡,毋论未溃之前与已溃之后,皆宜用补。岂特必宜用补,尤宜大补为急,而不可用些小之补药。

同步播报》》》

千人中医学术交流会报名倒计时……

十几位国内顶尖级的中医大腕只讲干货、拒绝推销的中医学术盛会即将拉开帷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吴刚将应邀出席本次盛会。

出席本次千人中医学术大会的主要领导及专家有: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吴刚;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司长张恒有;

3.国内著名针灸大家、针灸届泰斗胡光老师;

4.世界中医骨伤联盟主席宋永忠;

5.国内知名中医文化的推广者和实践者吕即来;

6.亚洲徒手整形第一人张富源;

7.民间奇人、奇术、提博气疗法第一人马源泽;

8.慧福养生文化的创始人陈旭;

9.国内徒手整形第一人许强;

10.道教南宗龙门派天台宗第28代弟子程玮;

11.亚洲著名讲师万雪;

12.香港以德运动平衡医学会主席王溢德;

13.上海脊近完美健康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朱国苗;

14.其他老师更新中……

会议时间:年9月14—16日

会议







































江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zyys/664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