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精准用药,10年老痛风也断根

时间:2019/12/12 16:15:31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痛风从西医理论认为,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不畅致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等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及活动障碍,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痛风石的形成、关节的畸形及肝肾的损害等;痛风从中医理论认为,属于痹证,传统认为是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邪气痹阻经络而发病,但有研究认为素体阳盛或阴虚为根本,嗜食辛辣肥甘厚味或嗜酒为诱因,日久脏腑积热积毒,内伏之湿热毒邪痹阻经络而发病。老医师更赞成后者的观点,所以在治疗上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湿补肾为治则。

病案

汤某,男,38岁,年11月20日初诊。发现痛风10余年,足大趾疼痛再发两日。患者于10余年前确诊痛风,此间足大趾疼痛间断偶发,近年发作稍频达2-3次/年,每次发作时均服用西药双氯芬酸钠片剂止疼。前日无明显诱因足大趾内侧红肿疼痛又发,纳寐可,二便调。舌红苔黄略干,脉弦。辨证属热毒内蕴,肝肾亏虚。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平补肝肾。处方:夏枯草20g,银花20g,连翘15g,生地15g,丹皮10g,赤芍30g,川芎15g,丹参20g,元胡索15g,金钱草20g,仙灵脾20g,枸杞子20g,炒杜仲15g,炒山楂15g,生甘草10g。7剂,日1剂分3次服,大火煎开后小火熬20min。二诊:足大趾疼痛较前缓解,关节仍有红肿。舌红苔薄黄,脉弦。续上方,加公英20g,车前草15g,山慈菇10g。7剂,服法及煎煮法同前。三诊:足大趾疼痛及红肿症状明显改善,余无特殊不适。舌红苔薄黄,脉弦。继续用原方化裁14剂。年4月初随访,诉共服药28剂后足大趾的红肿疼痛现象均消失,查血尿酸在正常值范围内,且将近5个月均未再发。嘱患者严格戒酒且低嘌呤饮食,每天饮水mL以上,定期复查不适随诊等。讨论本病案患者长期用非甾体消炎药治疗,疗效不佳且发作次数趋于频繁,而老医师善于辨病辨证、兼顾标本虚实,注重“湿热毒瘀”之病机特点,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平补肝肾”为治则。方中用夏枯草清热散结,银花、连翘、公英清热解毒,生地、丹皮、赤芍凉血化瘀,川芎走而不守适用于瘀血阻滞各种病症、乃血中之气药,丹参养血活血、“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元胡索活血利气止痛,乃止痛要药,上药共奏消肿化瘀止疼之功,以迅速解除患者疼痛为效;因该患者病程长达10余年,尿酸盐结晶沉淀于足趾关节形成痛风石,方用车前草清热利湿、能加速尿酸的排泄,金钱草清热利湿消肿排石、有利于痛风石的排出,山慈菇清热解毒散结,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秋水仙碱成分,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对尿酸盐结晶的吞噬从而消除炎症;枸杞子、炒杜仲性味平和、平补肝肾。仙灵脾即淫羊藿、温而不燥,既温肾助阳又避免全方过于寒凉。以上三药均有“治病需求本、扶正以祛邪”之意;最后炒山楂和生甘草乃老医师惯用之药,老医师认为炒山楂调脾胃可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生甘草解毒且调和诸药。综上可观此方遣药精准,切入病机,对痛风的治疗有极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关阅读:

一种菜根是降尿酸的“高手”,每天泡水喝一点,治疗痛风很容易

又到痛风高发季!民间土方连续吃7天,不出10天尿酸结晶没了!

痛风不用西药,尿酸从降到,只用了20天

为了痛风,我坚持吃了一个月的"降酸"餐,尿酸结晶也溶掉了









































白癜风会不会扩散
白癜风会传染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zyys/661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