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穴位贴敷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一方面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此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除极少有毒药物外,穴位贴敷法一般无危险性和毒副作用,是一种较安全、简便易行的疗法。对于衰老稚弱者、病药格拒、药入即吐者尤宜。
中医贴敷注意事项一、贴敷时长贴敷时间:
夏季:4-6小时冬季:6-8小时。
其他季节:12-20小时
1、时间过后请家长自行揭开。
2、贴敷时间一定不要过长,否则很容易导致宝宝皮肤过敏。
3、贴敷期间要清淡饮食为主,禁忌食用海鲜、鸡蛋、葱蒜、寒凉食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咳嗽贴敷患者同时禁食酸菜、糖类甜食及过咸的事物。
4、鼓励多饮温开水。
二、贴敷胶布的撕取撕下胶布与药贴后,用温热毛巾清洗一下贴敷区域。
三、防过敏处理撕下药贴后马上将贴敷处清洗干净,同时涂抹医生配好的防过敏粉、药膏或防过敏药水,一天可以多涂几次,可以大大降低过敏几率。婴幼儿皮肤稚嫩,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家长切莫惊慌。
双足涌泉穴部位很少出现过敏,只需清洗即可。
四、复诊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宝宝的病情比成人更加容易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医生再次辩证或者更改处方,所以小孩的复诊很重要。
即使父母感觉宝宝的病已经痊愈,也最好到诊所让医生确认一下。
五、咳嗽咳嗽是人体一个正常的排异反应,前期的治疗不能想着止咳,应该先排痰。药物化痰后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会咳的更加厉害,家长不用过分担心,请第二天带宝宝到诊所让医生复查,确认下一步治疗的方案。
六、小儿发热小儿发热的处理
1、当病儿体温在<38.5℃时,只需要注意补水,继续密切
6.忌椰子,呼吸系统疾病痰饮较盛者不应食用;
7.忌荸荠,虚劳咳嗽者不宜食用;
8.忌罗汉果,呼吸系统疾病痰饮内盛者不宜食用;
9.所有咳嗽及咽喉肿痛、扁桃体肿大发炎者都要禁食酸菜及过咸过甜的食品;
10.患有肠系膜淋巴结炎等肠道疾病要禁食各种小食品及油炸食品。
十一、小儿贴敷体质辩证小儿的生理特点是“稚阳未充”“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机体的脏腑形态还未完全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健全,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
小儿“肺常不足”,加之冷暖不知自调,或因家长衣着冷暖护理不当,因此容易感受外邪,表现为反复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脾常不足,饮食不慎,易出现呕吐、腹泻、厌食积滞等病症。中药贴敷就是顺时就势,摄取阳气,以达到扶正固本的目的。因此对于小儿发热、反复感冒、腹泻等疾病都适合采用穴位贴敷。
通常把正常、健康儿童的体质称为“均衡质”,而易患疾病的患儿称为“不均衡质”。不均衡质的孩子又有肺脾气虚、脾肾不足、胃肠积热、脾虚肝亢、痰湿体质等的不同。在患病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倾向性。肺脾气虚的孩子,容易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病后咳嗽或流涕不止,平素食欲不振或多食易吐,多汗,大便或干或不成形。
脾虚肝旺的孩子同时还表现为脾气大、易烦躁哭闹、睡眠不安等。脾肾不足的孩子容易发生哮喘、咳嗽,有的孩子可以表现为尿频或尿床,睡中汗多,手足心热或手脚冰凉等,比较瘦小。胃肠积热的孩子容易出现反复咽炎、扁桃体炎,平素大便干结,口臭明显,食欲比较旺盛。而痰湿体质明显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咳嗽、痰多明显。
贴敷选穴有讲究,如肺气虚弱体质选用肺俞穴、膏肓穴;脾虚痰湿体质加用脾俞穴;肾气亏虚体质加用肾俞穴。此外,属胃肠积热、脾虚肝亢体质,在贴敷前后加用相应中药,如清热消积或健脾平肝中药煎剂、免煎剂,或加用辨体捏脊推拿治疗等进行调理,可明显增强疗效。
如果您对敷贴感兴趣可添加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