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字
1个音频
阅读需要6分钟
导读:一说到中药禁忌,大家首先会想到:不能喝酒、不能吃辛辣油腻、不能吃凉的等等。但是有些时候,中药一些禁忌不仅仅是你知道的这几种,还有一个其他的禁忌。今天的就和大家说说中药一些,你所不知道的禁忌。
中药如何喝?
很多人抓了药材,回家自己煎药。这个时候有些人因为前一天的汤药没喝完,不想浪费就第二天接着喝其实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好,并且也影响药效。建议大家不要取用此等方法。
正确的方法:一般服用方法是将两次(一剂药按常规煎两次)药液混合均匀后,再分数次在一日内服完,以确保药效前后一致。
凡服用自煎的中药汤剂者,宜当天煎煮当天服完,切忌放置过夜,也不要将药液放冰箱内长期贮存。
糖也是中药,不能乱加!!
汤药难喝,有的人就在汤药里加糖,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糖也是中药不能瞎加!
饴糖味甘,性微温,入脾经,能够补虚乏、养脾胃。小建中汤以饴糖为君药,用来补中益气,顾护中焦脾胃。所以,糖一直都是一味药,在组方配伍里加糖,不是为了调味,而是为了功效配伍。
还有我们常用的白糖,强调一下是白砂糖,能和中缓急,生津润燥,属于润燥药;红糖性暖,可以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冰糖,可以补中益气、养阴润肺。所以我们才有冰糖雪梨(润肺止咳)、红糖姜水(感冒、痛经)。
“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有些药只有在苦的时候才有药效,若是加糖了,就会破坏了药效,例如瓜蒂散是一种苦味催吐剂,以苦味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呕吐,如果加糖服用就有可能使药物失去药效。
所以加不加糖,还得考虑一下患者的病情和证型特点。不妨在医生开方时,询问一下能否加糖,加什么糖。
喝汤药最不喜欢的就是忌口,而在这个忌口当中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就是茶,茶是一个“两面派”,有好处但也有坏处。
关于茶的宜忌
以茶为药
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
以茶为药单行为方:“治石痢方,淡煮真好茶叶,服二三升,轻者一二服,即瘥”
以茶为药配伍复方:据统计,宋代三本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共载43首含茶药方,包括2首茶药单方和41首茶药复方等。
忌茶:因为茶叶中含有酚类、鞣质类等化学物质,容易与中药的有效成发生反应,导致影响药效,若是复方的话,影响可能会更大,所以一般喝汤药都是忌茶的。
以茶送服:如如《中国药典》中的川芎调茶散,要求在饭后,用清茶调服,就是利用茶,可以上清头目的作用,从而达到,疏风止痛、清理头目的恭喜。
关于酒的宜忌
酒就和茶一样有两面性,就作为中药选用的是白酒/黄酒/清酒。自古以来酒被称为“百药之长”,酒乃水谷之气,味苦甘辛,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主行药势,通血脉,御寒气,杀百邪恶毒气。
以酒伺药
酒常在临床中作为药物或辅料常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
酒煎药物:如栝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
水酒混合煎药物:芎归胶艾汤、炙甘草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酒浸药物绞取汁:防己地黄汤。
酒洗药物:大、小、调胃三承气汤。
酒送服丸散:黄酒送服鹿胎膏、鹿鞭膏,八味肾气丸、天雄散、土瓜根散等。现代白酒则常作为酒剂或其他剂型的溶媒。
服药与忌酒
酒属于辛辣食物的一种,而一些中药在服用的时候却是忌辛辣刺激,所以会忌酒。也有很多中药需要借助酒力,引药归经或者增强药效,如鹿胎膏和鹿鞭膏是需要黄酒送服,借力增效。所以对于是否忌酒需要询问主治医师。
另外还需要考虑病症或妊娠因素以及药物的性质。
而西药是需要完全杜绝用酒送服,酒会增大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毒性。
以下常见的错误,大家有必要了解下!
1.药片掰开吃
我们小时候,家长为了方便服用都会将药片掰成好几份给孩子服用,但是这种做法会影响药效。如果药片是缓释、控释、肠溶等类型,一定要整片服用,可以使体内药物浓度是平稳的,效用更持久;相反如果是掰开的,则会加速药物溶解,体内药物浓度在短时间升高,影响药效时间。
2.拿果汁送药
我们吃药不能喝酒,所以有时候为了“省事”就随手抓一个就服药了。最常见的就是用果汁服药,没有苦味。果汁、牛奶、茶水等,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药理学家已确认,有近50种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服药最好用温白水,以保证药效和用药安全。
3.吃饭时吃药
吃药,有的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可以空腹,有的不可以空腹,
具体的要求如下:
一般饭前指的是在饭前0.5~1小时,空腹指的是进餐2~4小时后。一日3次可以安排在早上7点,下午2~3点,晚上10点。一日两次则应该安排在早上7点和晚上7点。
4.不忌口
吃药忌口也是医者治病是否成功的一项,吃药的时候有很多是不能吃的,这些食物都是会影响药效的,如吃苦味健胃药、助消化药,不宜吃甜食。
5.躺着吃药
小编发烧生病,躺在床上吃药时,妈妈总是说“别躺在,起来吃”。其实在他们眼里躺着吃药是怕呛到。而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躺着吃药可能使部分药物停留在食道中溶化或附着在食道壁上,不仅影响药物吸收,还会刺激食管,引起食道发炎,甚至溃疡。正确的服药应该是以正坐位置服药。
往期回顾
神经性尿频,憋不住尿,不用尴尬啦
顽固性荨麻疹,何必苦恼,用大黄也许是个机会
低血压,也是病,其实比高血压更难缠
涌泉穴,长寿的秘诀,要这样使用
心脏偷停怎么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