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过后,天气转凉,雨量减少,气候也较为干燥,人体会因此表现为津伤肺燥。秋季要遵循“养收”原则,以滋阴润燥、润肺为大法,运用清润甘酸的药食,寒凉调配,以达养阴治秋病的目的。
我们为大家介绍几款方便制作、适合秋季食用的药膳汤,滋补你一整个秋天。
养血补血,四物鸡汤对于血虚人群,最好在秋季进行“平补”,以达到补血、和血的目的。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心悸、月经量少等症状,此时,喝点四物鸡汤很适合。
做法:准备乌骨鸡一只,生地10克,白芍5克,当归10克,川芎3克,生姜、盐适量。将生地、白芍、当归、川芎装入纱布袋中,乌骨鸡宰杀洗净,把药包纳入鸡腹部,用线缝好,入砂锅,炖烂,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药方,该方以甘温味厚的熟地为主,滋阴养血。配伍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和营以增强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血虚者可用之补血,血瘀者可用之活血,因此是能补血养血、活血调经的常用方剂。气血双补,老鸭汤对于各种慢性虚损疾病患者来说,秋季适宜滋补。煲一个老鸭汤,对体虚贫血、发枯易落、虚劳咳嗽、营养不良、月经不调等气血两虚的人有益。做法:准备土鸭子一只,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熟地各10克,白芍、当归、肉桂各5克,川芎、甘草各3克,大枣3枚,黄花菜克,生姜、盐、茶油适量。将鸭子切成适中小块;将上述除了大枣之外的全部中药,适度掰碎,放入纱布袋中,扎好,备用。锅烧热,倒少量茶油,放入鸭肉、姜片3片翻炒片刻,焖2分钟后,倒入砂锅,加入水、药包、大枣,大火烧开,转小火,炖至肉烂,放入事先泡好洗净的黄花菜煮熟,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该药膳方中党参性味甘平,补脾肺气,补血生津;炒白术甘温,健脾益气,燥湿;茯苓甘淡,健脾利水,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此四味药合用,即为补脾益气的基础方,四君子汤。
熟地甘温,滋阴养血,填精益髓;白芍养血柔肝和营,当归补血活血,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补气补血行血。此四味药合用,即为补血名方,四物汤。另加黄芪补气升阳,肉桂鼓舞气血,即为十全大补汤。
大枣补脾和中,安神;鸭肉性寒凉,健脾补虚,滋阴养胃,黄花菜甘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与上药合用性味甘平和缓,起到滋阴养血的作用。
此汤能补气补血,调和阴阳,强壮身体。需注意的是,本品偏于滋腻,外感未愈、阴虚火旺、湿热偏盛者不宜服用。平肝养血,天麻当归鱼头汤有头痛眩晕、气短、贫血等症状的上火、肝阳上亢人群,秋季适合吃些平肝养血的药膳,用天麻当归煲鱼头汤,可滋阴补虚。做法:准备鱼头克,天麻、当归、枸杞子各6克,川芎、甘草各3克,豆腐2块,生姜、葱、盐适量。首先,川芎、当归、甘草装入纱布袋中,扎好,备用。天麻在药店买已经切成薄片的成品饮片。然后,鱼头洗净,撒盐,入姜2片,腌渍15分钟,入锅微煎后,加开水滚开,放入药袋、豆腐块、葱、姜、枸杞、天麻,小火煮15~20分钟左右,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具有滋阴补虚、活血行气、养颜美容、平肝的作用。汤中天麻甘平质润,熄风通络,平抑肝阳,是治眩晕、头痛的要药;川芎辛温,为血中之气药;当归补血活血;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豆腐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枸杞滋补肝肾。诸药合用,不至于过温过凉,且鱼头、天麻、枸杞甘平,使此汤滋味美妙,甘甜滑爽。滋阴补肺,贝母甲鱼汤到了秋季,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患者症状会更加明显,因此,煲一个能滋阴补肺,润燥止咳的贝母甲鱼汤就非常适合。
秋季咳嗽气喘、低热、盗汗者食用此汤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做法:准备甲鱼1只,川贝母5克,大枣3枚,鸡汤克。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大枣,以及适量盐、料酒、花椒、姜、葱,上蒸笼蒸1小时即成。
功效:甲鱼肉性平、味甘;归肝经。具有滋阴凉血、补益调中、补肾健骨、散结消痞等作用。可防治身虚体弱、肝脾肿大、肺结核等证。《本草纲目》记载:“鳖肉有滋阴补肾,清热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种功效,可治虚劳盗汗,阴虚阳亢,腰酸腿疼,久病泄泻,小儿惊痫,妇女闭经、难产等。”6个诀窍煲一锅好汤
煲一锅养人好汤,不仅要煲出食材的美味,还要煲出丰富的营养,最后为你传授几个煲汤诀窍。
1、肉类选鲜味足的,蔬菜选煮后没异味的
选料是煲好汤的关键,新鲜的鸡肉、鸭肉、排骨、猪蹄、鱼类等都是上选。蔬菜中冬瓜、莲藕、白萝卜、香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西兰花、苦瓜等由于煮后有特殊味道,不适合用来煲汤。同时还要为食材选好“黄金搭配”,比如莲藕和排骨,羊肉和萝卜,就是煲汤的绝配。
2、炊具选瓦罐有实验表明,使用瓦罐熬制的鸡汤色泽乳白,滋味鲜美清甜,口感醇厚,香味浓郁、肉质细腻,在色泽、滋味、香气、肉质四个方面均优于高压锅和电磁炉熬制的鸡汤。因为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原料,从而使熬出的汤滋味更鲜醇,原料更酥烂。
3、加水量是食材重量的3倍水既是鲜香食品的溶剂,又是食品传热的介质。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煲汤时加水量一定要充足,既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以使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4、大火烧沸,小火慢煨旺火能让食品内的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而文火能使营养物质溶出得更多,而且汤色清澈,味道浓醇。
5、时间别超过2小时在食材允许的情况下,熬汤的时间一定要尽可能短,否则容易破坏食物中的氨基酸类物质,使嘌呤含量增高,营养成分流失。鱼汤的最佳熬制时间在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一般在1~2小时左右。
6、最后再放盐过早放盐会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口感变柴。喝之前再加少许盐,这样可以限制盐的摄入。此外,浓汤宝中也含大量盐,熬汤时尽量不要放。
如果您对扶阳济世中医馆有任何意见或者问题,请留言与我们交流,我们会及时回复您!
扶阳济世中医馆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