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病箴言五字诀:寒、热、虚、实、降。
胃病诊疗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为主,其中八纲辨证以寒、热、虚、实为依据,看是否间杂湿热、痰瘀以及气血、阴阳之虚;脏腑辨证是以肝胆脾胃、脏腑气机升降为主,兼顾肾。
2、脾胃病治疗大同小异。
临床虽有“知饥而食不纳者,是胃病;能纳食而不知饥者,是脾病”之说,但脾胃病治疗可分可不分,唐宋之前不分家,唐宋之后才分家;脾胃病治疗用药大同小异,舌红用润,舌淡用燥。
3、见痛休止痛,辨证断明是关键。
急性胃痛针灸最快,粱丘、足三里、关元等。血证加三七;胃溃疡加白芨;瘀血加丹参、九香虫、玄胡等。判断瘀血三指针:涩脉,刺痛痛点固定不移,舌暗见瘀斑或舌底静脉怒张。判断虚证指针:关元穴按压无抵触。
4、反酸不加止酸药,注重一个“降”字。
降其气机即可,不止酸而酸自止。
5、胃病常用处方:
①用半夏厚朴汤指针:右关脉顶指(右关脉独旺),用半夏厚朴汤以润降阳明;
②用小建中汤类方指针:有虚热;
③用泻心汤类方指针:有湿热,大便形状改变;
④用小柴胡、柴胡桂枝干姜汤类方指针:少阳证,病涉及脾胃,转枢机;
⑤用四君子汤、六君子类方指针:调理善后;
⑥用乌梅丸指针:大便形状改变(带有便血或脓时,需查明是否有癌症)、久利,其病不但涉及胃,还有肠;
⑦用理中丸,大建中类方指针:寒;
⑧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类方指针:精神萎靡,右脉弱,特别是右关脉弱、尺脉弱,上实下虚加附子、紫石英等温潜药;
⑨其它外台茯苓饮、温胆汤、丹参饮、梁附丸等。
6、胃病常用药:
九香虫,只要有疼痛,病灶范围在肚脐以上,剑突以下即可使用。
来源:《一个青年中医之路——从经方庙堂到民间江湖》
作者:医院刘敏如学术传承室黎崇裕
村医之家中科UM-D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