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养生为何首选中医

时间:2020/7/23 16:00:35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国家级名医胡维勤教授认为,中医是当之无愧的养生法宝。“中医尚礼,西医尚刑”,他用一个形象的比方,剖析中医和西医的不同。他认为西医是疾病医学,以疾病为研究对象:“通俗的说,就是这个不好,干掉!那个地方不好,切掉!西医就是‘尚刑’的医学”;而中医是健康医学,以调养为研究目的,是“尚礼”的医学。“治国要靠‘礼’,乱世用重刑,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都是国家的重臣,刑过了,过于苛责;礼多了,过于迂腐。”胡维勤教授用治国的道理,比喻中医、西医缺一不可,但中医通过自身途径去养生、养心、养性的理念,是健康的法宝。中医养生道法自然小病延年锻炼肌体   胡维勤教授认为,现在很多人发烧都拼命地降温,打青霉素、用清热解毒的药把热度降掉,这种做法是违反身体的自然规律。“发烧是由于寒气入侵,浑身发冷。这个时候肌体感觉到冷,寒气就是肌体的敌人,本应对付寒气,让身体感觉到温暖;可是很多人‘敌’‘我’不分,拼命帮助寒气这个敌人,这种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胡维勤教授告诉大家,发烧就打消炎针、用清热药品,体现了现代人的一个健康误区——不容许肌体生病,借助药物用各种非自然的手段把肌体的病态消灭。“肌体生病的过程,也是自身免疫力得到锻炼的过程,在对抗病症的过程中,身体的适应能力得以完善。偶尔的小病随他去,这是正确的健康理念。如果每次发烧都用抗生素消炎,身体就错过了提高免疫力的大好机会。”   “很多肿瘤患者,都是平时不生病的人。就是由于平时身体很少生病,缺乏锻炼免疫力的机会,面对大病无法抵抗。”胡维勤教授表示,平时经常生些小病的人,患肿瘤的机率比较小,这就是小病延年的道理。中医重辩‘证’“让肌体说话”显中医精妙   “充分让肌体说话,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待肌体生病,这体现中医的辩‘证’理念。”   胡维勤教授分析,中医强调的是证,西医叫做症候。中医这个证有独特之处:如果用病字旁的症完全是疾病,言字旁的证,不完全是疾病一面,因为它有肌体的主动性,而且揭示了机体本身采取何种方式去应对这个疾病,那么中医正是通过这种应对表达。比如头痛,有些人头痛伴着脖子不舒服,有些人头痛还伴着发冷,针对肌体的反映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中医治病叫里应外合。就是说只有把“证”读懂了,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帮助肌体,中医的治疗只是帮肌体一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于证的了解实际上是我们认识疾病、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大家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哪里不舒服来发现肌体有什么问题。养生要呵护元阳生冷为健康大忌   “吃冰激淋、喝冰啤、穿露脐装······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方式,受西方影响很多,外国人的体质和亚洲人的不一样,冷饮和过短的衣服对我们的体质来说,是没有好处的。”胡维勤教授由此引出一个养生关键词——阳气。   什么是阳气?胡维勤教授认为,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阳是温暖的,万物生长靠阳气,生命也是靠阳气,阳气没了生命就结束了。人都有死的一天,形体还在,只是摸起来是冰凉的,没有热度就是死了。胡维勤从字形入手,解析阳气和生病的关系:“病”字与“冰”、“丙”同声,“病”里面是一个“丙”。从五行来讲,甲乙代表木,丙丁代表火,火就是阳最集中的一个代表。因为太阳很热,火也是热的,所以“病”就意味着火受伤害了,火受伤害了人就上病了。刘力红表示,如果不想生病就要呵护身体,也就是阳气,阳气受伤害了很难复原。他建议年轻人少吃冷饮,穿衣注意保暖,尤其要注意肚脐一块的保暖防护。   胡维勤教授指出;阳气是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zyys/748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