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医专家刘力红战ldquo疫r

时间:2020/10/22 16:26:06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人人知医

天下少病

(抗击新型肺炎)专访中医专家刘力红:战“疫”——如何饮食才恰当?

中新网南宁1月28日电(记者周群)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众普遍共识是提高自身免疫力,适当增加营养是重要一环。但是如何饮食才是恰当的?著名中医、原广西中医学院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教授、北京同有三和中医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刘力红28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建议:罹患新型肺炎的患者及疑似患者、乃至身处疫区有身体不适食欲下降的人群宜“禁生冷、粘滑、五辛、酒酪、臭恶等物”,饮食不但总量上要相对减少,即所谓“损谷”,而且一定要摄入易于消化的东西。

刘力红善用中医传统经典方剂治疗疑难病症,其专著《思考中医》、《开启中医之门》在中医学界享有盛誉。

“近日看到有西医同仁在媒体上发表饮食建议,一是建议多喝鸡汤,一是建议多吃鸡蛋(每日四个),从主观愿望来看,无疑是为了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若在平时,这应该是可取的。但在病时,尤其面对此次的新型肺炎,就要另当别论了。”刘力红说。

刘力红分析指出,饮食于身体而言,并非能够直接营养机体,它必须经过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身体的所需。所以,在饮食与营养之间,决定其效价的关键是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在中医来看就是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饮食的摄入一定要根据脾胃的运化状态,运化状态好,摄入的东西多能转化成身体的所需,若运化状态不好,这个消化吸收就会大打折扣。”

饮食的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就是摄入的食物一定不能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如果超过了这个能力,脾胃超负荷运行,不但食入的东西得不到正常吸收转化,从而无从营养机体,脾胃亦会因为超载而受到损伤。

《内经》有“食饮有节”的戒示,民间更有“未饱先放筷”之说。“食饮有节,不但是平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更是病时要遵循的原则。”刘力红说。

《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的重要著述,通常流行的条版本的煞尾之条这样说道:“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刘力红说,损谷,就是减少食量,因为此时的脾胃气尚弱,达不到正常的消化能力,因而必须减少摄入。“病新差”,也就是病刚刚好,病好了尚且要注意饮食,要损谷,更何况病时呢?

从此次流行的新型肺炎来看,普遍有食欲差,饮食减少,甚至恶心、呕吐,而从中医的观察,典型病例大都舌苔厚腻,这其实已经反映出脾胃严重受困,运化能力严重下降。对此,刘力红建议:此时的饮食唯有量脾胃之力而行,不但总量上要相对减少,即所谓“损谷”,而且一定要摄入易于消化的东西。

“我们非常希望身处武汉的人们,以及有可能接触过传染源的人们,不必恐慌,除了正常的必要的防护外,更重要的是要呵护好正气。”

如何呵护好正气?刘力红给出四条建议:

(1)穿好衣服,防寒保暖,是极其重要的防护。按照《素问·咳论》的观点“此皆聚于胃,而关于肺。”造成肺系的问题,往往都是内外合邪,外者多半有受风受寒的诱因,为什么新型肺炎发于冬季?这便与受寒有关。

(2)饮食有节,尽量不吃生冷的东西,油腻的东西,尤其不宜过饱!饮水方面,单次的饮量不宜多,按照《伤寒论》的原则,应该“少少与饮之”,就是每次只喝一点点,这样既保持了口腔咽喉的湿润,又防患了过饮伤胃。

(3)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这一点尤其重要。

(4)此外,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这更是上等的防护。

(完)

辑/硕硕

推荐阅读:

?刘力红

新型肺炎时期常见问题的自我防护

?内针复习

四肢无力、胸闷、咳嗽、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的内针思路

?内针复习2

高热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内针刺络及手法操作

?内针思维下的新型冠状病毒

?刘力红

谈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期的饮食防护

?面对新型肺炎,除了带kn95口罩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真海师父

不要被疾病困惑无助

?心脏急救你也行!

?怎么成为“行走的”!

?黄帝内针——送给母亲的礼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zycs/835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