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干祖望老先生是中医耳鼻喉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60多年执教40多年,现仍拼搏于临床、教学、写作第一线上。
本文介绍运用经方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点滴经验,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体会心得,句句属实,字字箴言,实打实的干货。(编辑/青立)
耳鼻喉科运用经方的点滴经验
作者/干祖望
一、桂枝汤与肾气丸治疗过敏性鼻炎
凡急性过敏性鼻炎,喷嚏频作,清涕不断,鼻塞失嗅,遇寒更甚,舌苔薄白,脉浮者;局部检査:鼻粘膜苍白,鼻甲水肿,有水样分泌物。属于肺经感受寒邪,失其调和,可用桂枝汤治疗。桂枝汤功能温肺祛邪,调和肺气,用治此疾,效果确实。也可酌加蝉衣、徐长卿之类以加强脱敏能力,卫虚者尚可加黄芪。
慢性过敏性鼻炎,表现为病程漫长,微寒微风即狂喷连绵,涕清如水;局部检查则粘膜苍白;鼻塞似有似无,嗅觉正常;全身症状为身寒怕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精神萎顿;舌苔薄,质不红,脉来沉迟微弱。这是肾阳虚怯所致的过敏性鼻炎,取用肾气丸治疗,可获佳效。
二、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治疗鼻衄、齿衄及体虚证实的咽炎
鼻衄,理当责之肺经,但阳明之脉挟鼻,故鼻也与阳明相关。因之衄血少者固宜清肺,而大衄则必须清泻阳明。白虎汤清胃止衄,最为理想。
齿衄从词义上看,似属牙齿出血而责之于肾。但实际上牙齿怎能出血,乃出之于齿龈,实属阳明,故实证齿衄,白虎汤最宜。
咽属胃,凡风温化火或实热所致的咽炎,白虎汤也为常用方药。如其体虚证实,咽红口干的干燥性咽炎,则用白虎加人参汤。诚如《成方切用》所谓:“白虎解热,人参生津”。
三、黄土汤治疗慢性鼻衄
慢性鼻衄,属脾不统血者,施予归脾汤。但对长期衄血而血量不多,立特尔氏区完整无损,鼻粘膜苍白;全身症状有身凛少温,腰酸,小便频数,精神萎顿,甚至黎明泄泻或浮肿,脉沉迟微弱,舌苔薄、质瘦而淡者,则以黄土汤最为适合。方内之伏龙肝若缺而难觅,可用赤石脂代之。
四、麻杏石甘汤加减治急性喉炎、暴聋与慢性鼻窦炎
急性喉炎常可出现声音嘶哑或陡然失声,喉头干燥、灼热、疼痛,伴以阵咳,甚至呼吸喘促。局部检查则喉粘膜呈弥漫性水肿充血,舌苔黄或黄腻,脉大数。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畏寒、疲倦、食欲不振、大便闭结等等。取用麻杏石甘汤,疗效颇满意。此外更适用于白喉、某型急性喉阻塞等,不过用量必需加重。本方减去石膏,称三拗汤,《金匮》“水气病脉证”篇中有此方,但林亿、高学山都认为“后贤之所缀补”,用以治疗暴聋耳闭,也颇有成效。如其配合吹张,则效果更好。
此外,慢性鼻窦炎在诸方药失效时,用麻杏石甘加鱼腥草、干地龙,收效亦佳。
五、五苓散治中耳炎
凡急、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炎症消失而脓性分泌物仍多者,可用此方治疗。它具有利湿下行的作用,能促使分泌物减少以至消失。
六、葶苈大枣汤治长期鼻塞
本方专用于治疗以鼻塞为主症的慢性鼻炎。其适应症为长期鼻塞,鼻甲肥大但收缩良好,形体壮实者。这类鼻塞的病机,一如《齐氏医案》所谓:“世俗皆以为肺寒,而解表通利辛温之药不效。殊不知肺经素有火邪,火郁甚则喜得热而恶见寒,故遇寒便塞,遇感便发也。治法宜以清肺降火为主,而佐以通气之剂”。
《景岳全书》更谓:“大都常塞者多火,暴塞者多风寒”。而葶苈正是辛寒泻肺药。又张山雷谓:“葶苈子苦降辛散而性寒凉,故能破滞开结”。鼻子长期堵塞,即是“滞”、“结”之谓。本方对于体虚之人应慎用。
七、猪肤汤治慢性咽炎、萎缩性鼻炎
笔者经常取用本方以治疗慢性咽炎及萎缩性鼻炎,疗效颇为满意。
方法是:取鲜猪皮约一斤,加水以武火煮熟后,转用文火约5~6小时以上,使之稀烂如胶状。如有小块,可用手加以捏烂,再用筛子过滤。再加蜂蜜、大米粉各半斤,搅匀(在冬天,可在文火上搅拌),冷却,瓷器收藏。
服法:每天晨昏两次,每次1~2匙,开水冲化,一次饮服。
清朝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谓:“猪肤甘凉,清虚热,治下利、心烦、咽痛。今医罕用此药矣!”为了使古方不致湮没,笔者正考虑在本院药厂生产此药,暂名“猪肤膏”,以供临床应用之需。
八、竹叶石膏汤治亚急性咽炎
亚急性咽炎,好发于素体阴虚之人。它的主要症状,为咽干口燥,灼热疼痛,伴以异物感或烟熏感,有些病例还有泛恶欲呕现象。局检则咽粘膜弥漫性充血,甚至小血管扩张暴露,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污红,也有两侧束肥肿者。这是胃阴不足,胃火上炎所致,治用竹叶石膏汤最为恰当,不过方中宜去半夏。此外,对复发性口腔炎、白塞氏综合征等,也有使用价值。
九、射干麻黄汤、甘草干姜汤治失音
本方常用于嘶哑、失音症。只要没有严重的外感和明显的热证,使用无妨。其中细辛与五味子可删去不用。
在喉科失音中,不乏寒逼肺金,致言出无声之例,医学上称为暴喑。《灵枢?忧恚无言》:“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至,故无音”者,即指此。甘草干姜汤中,干姜具有解寒温中,流通气道之功,配甘草以“入辛热药,温散血中之结”(《得配本草》)入使阳气得以宣和。发音本赖气之鼓舞,内脏一温,真气一鼓,则声音即能发生。
结语
以上所介绍的运用经方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点滴经验,仅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而稍稍有些体会心得者。
其次,如调胃承气汤、泻心汤治急性化脓性疾病,旋复代赭汤、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治癔性咽喉异感症、失音,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治干燥性鼻、咽炎等,用来也比较满意。
此外,还有些经方的运用,目前正在摸索经验,例如慢性肥厚性喉炎,声带长期慢性充血、肥厚,室带超越、甚至覆盖于声带上面,披裂痴肥如槌,嘶哑,作胀不舒,病程成年累月,求愈无期者,现在正拟试用抵当汤与大黄?虫丸治疗。
干祖望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选方用药思路
目前,过敏性鼻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将本病归于“鼻鼽”范畴,治疗效果优劣,取决于医师的辨病辨证和选方用药水平。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具有独特的选方用药思路。此选择三则医案,并对其临证思辨选方用药方法作粗浅的探讨。
一、夙疾新恙之辨
吴某,男,54岁。年4月4日初诊。罹患过敏性鼻炎10年,每年4月起发作。刻下又应时而作,鼻痒、狂嚏,多清涕。检查:鼻腔黏膜色淡。舌薄苔。辨证论治:夙疾按时而作,桂枝汤化裁。
处方:桂枝3g,白芍6g,乌梅10g,干地龙10g,蝉衣3g,石榴皮10g,诃子肉10g,细辛3g,甘草3g。7剂,水煎服。
4月11日二诊:药后诸症稍安。因受凉感冒,刻下诸症发作益甚。鼻痒狂嚏,清涕潮涌而溢。检查:鼻黏膜充血。舌薄苔,中央有染黑苔,脉弦。感冒新邪,惹激夙恙。先清浮邪,兼攻夙疾。
处方:荆芥炭6g,茜草10g,紫草10g,墨旱莲10g,蝉衣3g,干地龙10g,诃子肉10g,桑白皮10g。14剂,水煎服。
4月25日三诊:诸恙告退。鼻之痒、嚏、涕已基本缓解。检查:鼻腔(-)。舌薄苔,脉平。顽疾制服,力求巩固。
处方:黄芪10g,白术6g,防风6g,太子参10g,茯苓10g,干地龙10g,蝉衣3g,诃子肉10g,石榴皮10g,甘草3g。
[作者按]过敏性鼻炎症状十分顽固,用药必须“稳”、“准”、“狠”。“准”则需抓要领,“狠”则要有力度,“稳”则不可过度。根据过敏性鼻炎鼻涕清稀、遇寒而作的特点,此病多属虚寒证。对于新病者,干老常用桂枝汤、小青龙汤;久病者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在辨证选方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两味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药,成为干老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色方剂。本案中选用的乌梅、干地龙、石榴皮等即是。
辨证要分寒热,观察鼻黏膜颜色是关键。初诊见鼻黏膜色淡,夙疾按时而作,属过敏性鼻炎常见之虚寒证,选择“桂枝汤化裁”亦属常法,患者药后常桴鼓而效。若患者不慎感冒风寒,入里化热,引动肺胃内热,表现为二诊时见鼻黏膜充血。此时如何变法治疗就显得十分棘手。
面临三种选择:一是效方不更,坚守原方。其后果,较大的可能性是温药助火,犯古人“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戒,较小的可能性是患者经休息后,感冒自愈而恢复原来虚寒证。
二是更改治法,从“感冒”论治,用桑菊饮、银翘散法。如此可保眼前之证无虞。
三是综合分析病情,患者兼有感冒和过敏性鼻炎双重病证,治疗应以兼顾。
显然,第一种选择是错误的,第二种选择比较安全,第三种选择对医师是考验。干老选择的是后者。因干老是名医,患者能得其一次诊治机会殊为不易,若令患者待二、三日后感冒痊愈再治过敏性鼻炎,必令患者失望。
于是因人、因时、因证,拟出一方:先清浮邪,兼攻夙疾。鼻黏膜充血、舌薄苔,中央有染黑苔、脉弦,皆热也。鼻为肺窍,故用桑白皮泻肺,蝉衣祛风,除其内热,治其感冒;茜草、紫草、墨旱莲三味组成专治过敏性病证的“脱敏汤”,又具有活血凉血之药性,在此既泻热又脱敏,可谓一箭双雕。荆芥亦祛风散邪要药,取炭之目的在于冀其入血分,可从血分中将风邪搜出,这也是兼治感冒与过敏双重病证之法。
三诊时狂嚏、多涕等症均已缓解,为求“天街小雨润如酥”之境,安抚善后,继续用益气温阳法,这里干老亮出的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基本方。
二、“宽以济猛”之策
马某,男,20岁,年10月5日初诊。鼻塞、流清涕两年,每年秋冬两季最显著,今年发作比过去严重。平时鼻塞,运动及得暖可缓解。嗅觉迟钝,在暖和的环境下比较舒服,平时也有清涕,常自淋而下,常因鼻塞、鼻痒而妨碍正常睡眠。
检查:鼻黏膜不红,右下鼻甲水肿,运动后收缩至正常。舌质偏红,苔薄腻、脉实。辨证论治:血气方刚,弱冠之年,当从实治,清肺泄热为主。
处方:桑白皮10g,马兜铃6g,黄芩3g,山栀10g,甜葶苈3g,干地龙10g,蝉衣3g,桃仁10g,当归尾10g,辛夷6g。
10月19日二诊:药进14剂,多处之痒减轻,嚏亦相应而少,口腔之干已接近消失,但对寒冷很敏感。检查:咽峡充血艳红。右下鼻甲肥大,皮肤划痕试验(-)。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实。方取脱敏,已有成效,不妨深入。
处方:黄芩炭3g,荆芥炭6g,蝉衣3g,乌梅10g,苍耳子10g,干地龙10g,紫草10g,茜草10g,旱莲草10g,石榴皮10g。7剂,水煎服。
10月26日三诊:药后鼻中奇痒有缓解,但作痒部位不在前庭而在鼻中道之区。口腔之痒已轻,喷嚏亦少。干燥及烧灼感严重,通气改善,嗅觉仍然失敏。检查:右下鼻甲稍有水肿,咽峡充血已淡。舌尖红,苔薄黄,脉实。采取刘河间清火一法,殊感合适,但多少有些嫌轻之感,故原方药加重。
处方:甜葶苈6g,川黄连3g,生地10g,荆芥炭6g,豨莶草10g,山栀10g,丹皮6g,干地龙10g,冬桑叶6g,大枣7枚。14剂,水煎服。
11月9日四诊:共进药35剂。近两天鼻痒晨作已缓解,嚏也因之而辍歇,口腔上腭之痒亦消失,通气改变而难言畅,干燥及烧灼感已轻。嗅觉似乎稍提高而总难敏感。检查:右侧鼻腔下甲肥大,不充血,左侧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实。治法:改用抚安。
处方:太子参10g,白术6g,茯苓10g,山药10g,干地龙10g,百合10g,蝉衣3g,桃仁10g,乌梅10g,石菖蒲3g,甘草3g。
12月21日五诊:上方服42剂,共经治两个月,痒、息、嚏均无,早告有效而且殊感稳定,唯遗鼻塞未解。刻下左侧已通畅,右侧尚有一些。嗅觉稍有恢复。检查:鼻腔左侧正常,右下甲尚肥大,奔跑后鼻甲收缩迟钝。舌质淡红,苔薄白,实脉。
辨证论治:鼻甲留瘀,事无异议,治取化瘀,亦以常规处理,唯运动后收缩迟钝,则不能不考虑帅血之气失其充沛所致。纵然年仅弱冠,仍然重在益气。
处方:黄芪10g,升麻3g,红花6g,益母草10g,桃仁10g,当归尾10g,赤芍6g,干地龙10g,石菖蒲3g,路路通10g。
[作者按]《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名言:“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意思是提倡将宽与猛两手互为补充,使宽猛有度,则政治和谐,管理有序。干老把这一招用于治病。此例患者,历经五诊,跨时两月余(11周),是一份难得的疾病治疗演变完整记录。
11周中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诊到三诊,患者实证为主,治以“峻剂一清一泻”,服药35剂;第二阶段从四诊开始,采用“宽以济猛”策略,主基调由祛邪改为扶正,最终收效。
过敏性鼻炎是否“言必称虚寒”?非也。从本案患者来看,虽鼻涕清稀、得暖缓解,似为虚寒证,却同时有舌质偏红、年少气盛之实证因素。在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相矛盾时如何取舍?
干老认为,一是要看矛盾双方何者分量重,二是要看何者反映病情本质。该患者鼻涕清稀,这是过敏性鼻炎必备条件。也就是说,在此条件上还应进一步辨别寒热虚实。患者舌质偏红、血气方刚、弱冠之年,恰恰综合反映了“实”、“热”是其本质。因此干老选择清泻肺热、活血通窍法。
清热法治疗鼻鼽发端于刘河间。唐宋以前,鼻流清涕总是以虚寒论之,至金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说“肺热甚则出涕”,“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从而提出清热法。干老运用此法,三诊三步,各有不同。初诊以舌红、鼻甲肿大为主,清热活血并进,用桑白皮、马兜铃、黄芩、山栀、甜葶苈等清泄肺热,干地龙、桃仁、当归尾养血活血。
二诊时,患者鼻塞减轻,舌质仍红,此时选用凉血活血之茜草、紫草、旱莲草,此三味既作为血分凉药,又具有“脱敏”之药理功能。选用此类药的意图,干老谓之“步迹深入”。
三诊经过前两次治疗亦有疗效,但感药效尚轻,于是选用葶苈子、黄连、山栀泻肺、泻心、泻肝三者并施,干老谓之“峻剂搏浪”,大有“弄潮儿向涛头立”之势。峻剂应中病即止。
四诊清泻之法既效,则“宽以济猛”,改用抚安。此时一般医者最易采用取“乘胜追击”之法,然而干老却停止了攻伐。这是最具有辨证艺术的一个转折。“纵然年仅弱冠,仍然重在益气”一句,充分体现了当攻则攻、当补则补的辨证之法。
三、“楚才晋用”之法
王某,男,62岁,年4月14日初诊。近年来常作狂嚏,清涕奇多,遇风冷则诸症倍增。检查:鼻黏膜色淡,两下鼻甲肿胀。舌质胖嫩,舌苔薄白,脉弱。辨证论治:花甲之年,虚寒之体;脾肾不足,土不制水。取缩泉法。
处方:益智仁10g,乌药10g,山药10g,肉桂(后下)3g,太子参10g,诃子10g,乌梅10g,覆盆子10g,甘草3g。
二诊年4月21日:服药7剂,涕量明显减少。检查:鼻甲肿胀已减轻。舌质略胖,舌苔薄白,脉细弱。辨证论治:坤土得充,五液乃治。原方稍事增损。
处方:益智仁10g,乌药10g,太子参10g,山药10g,诃子10g,覆盆子10g,茯苓10g,甘草3g。7剂。
[按语]缩泉丸见于《魏氏家藏方》,原用于治疗“下元虚冷,小便频数或白浊、遗尿”。方中以益智仁温补脾肾、固精涩尿为君药。《医学启源》曾谓益智仁能“治人多唾”,干老取来用于敛涕,有“楚才晋用”之意;乌药行气散寒,山药、太子参健脾补肾,均有益助肾气温煦以化寒水之功;另用肉桂、诃子、覆盆子旨在加强益火温阳、收涩敛涕作用。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是说尿频责之肾阳不足,膀胱不约。肾为水脏,主一身之水液代谢。鼻涕属“五液”之一,肾阳虚衰,气化失职,五液皆可为病。
因此干老认为,凡见有耳鼻咽喉分泌物清稀、量多者,常须考虑阳气固摄作用,或补脾气,或温肾阳,或脾肾同补。此案中见清涕滂沱者,竟别出心裁,取用缩泉丸获效。
缩泉丸治疗过敏性鼻炎乃变法而非常法。脾肾不足,宜先取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类,唯遇正治不效时,须另辟蹊径。干老认为,使用本方的辨证要点,除了具备常见脾肾不足证候外,关键点在鼻涕的“质”须较稀,“量”必甚多。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江苏中医杂志》年第5期,作者/干祖望。《名师与高徒》,编辑/青立。校对/炳程、惠芬。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拓展阅读:
疗效对比:西医完败,轻转重是中医6倍,死亡率是中医4.3倍
END
前期热文:
孟晓路:西学之中学渊源
孟晓路:世界历史中华主干说
孟晓路:世界历史春夏秋冬周期说
孟晓路:复兴中医举措
中国有记载历史至今共计万年!夏虫请走开!“汉语难学”是自虐宣传,全球最好学的才对!牛顿,是英国人为了树立自信而系统伪造的“伪大师”!最有色的希腊神话简史!看完感觉中国人都是小清新文明战争:传统中国这样被抹黑,我们都误解了“三从四德”!悼念李文亮医生:是西医害死了你震撼!抗疫牺牲已超人,党员占比超7成!大捷!中医大捷!两天57人治愈出院!胜利曙光已经来临!中医治疗新冠肺炎捷报频传!20名患者同日集体出院!疗效对比:西医完败,轻转重是中医6倍,死亡率是中医4.3倍
川普自白:为什么美国感染人数这么少?
美国竟是新冠肺炎发源地!剧情大反转!年,美国也是西班牙大流感发源地!美国现崩溃前兆:新冠疫情爆发,国民抢光枪支弹药!震惊:美国有多腐败,你知道吗?奴隶主发明的“癌”症,相信你就上当了!警报:美国用“癌症”体系对中国进行吸血奴役美国是个彻底的资本控制的奴隶国家警惕基因武器!外国一项基因研究专招4代纯种中国人进行试验!西医说狂犬病发病必死,中医却轻松治愈!中医绝技:柳枝接骨神术独步蓝星!震撼:被人遗忘的中医光辉手术历史医疗支出是军费支出5倍,西医独霸之路还能走多远?资本说:自从有了我,就有了中西医之争、医患矛盾西医博士爆料产业内幕:为何中医药一直被黑丁香原来是高举辟谣狼牙棒的组团中医黑资本说:自从有了我,世界就有了中西医、医患矛盾医疗支出是军费支出5倍,西医独霸之路还能走多远?燃着艾草,手握苍术,我仿佛听到胜利的欢呼!双盲实验这个坑,西医你好好玩,中医的境界你不懂!中西医治疗费用对比:西医百万,中医一万!人口警报:生育文化被西方阴谋摧毁!汉语难学是自虐宣传,汉语文才是全球语言中最好学的!美国真好?大学学杂费是中国50到倍!一副西式色情画卖2亿,但又怎样?请不要碰瓷侮辱“中国画”!西方哪里来的所谓文艺复兴,实际是中国给予西人光明!魔爪伸向小学生,共济会操纵的女权镖正在对中华釜底抽薪!预防宫颈癌HPV疫苗,实际上是共济会定向人口扼杀工具健康养生岐黄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