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饮片炮制是中药之根

时间:2019/12/5 10:08:05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中医资源+医商智慧+中医资本打造中医馆行业领导者

中医药学的精神是什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饮片炮制是中药之根本。

■演讲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世臣

图片由非常道中医药品牌营销顾问机构摄于融舍中医药文物博物馆

我讲三个问题:

东方文明中医药;辨证论治精准医疗;饮片炮制。

世界有五大文明古地: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其实不单是这五大文明,大家还忽略了南美洲玛雅文明。本来这几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医疗体系,但由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血腥统治,抢殖民地和搞殖民统治,把几大文明的好多传统医药学的体系消灭掉了,从而灭亡了。但是,中华文明孕育的中医药没有被消灭掉,为什么呢?因为中华文明对中医药有独特的理论,它有自己的一套不同一般的医疗用药,所以中医虽然受到冲击,但是依然能够保存下来。1

中医与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是美国传过来的名词,但中国也参加了基因谱的测序。参与基因谱测序的教授,在基因谱的测序完成之后的十一年,提出了“个体化定论”概念。

个体化定论:通过30亿的人类碱基,这里面有哪些致病基因,用致病基因做治疗,就是仿架。这套东西涉及到基因的很多信息,要通过很多高级的精密仪器进行检查诊断。这种精准医疗是很难统一的,所以目前美国也只能是做癌症的靶向治疗。但这个理念就是个体化医疗方案,我个人非常赞赏。中医千百年来的辩证论治就是从这套方案而来的,我反复说的中医的精准医疗就是从这里衍生开来。这实际上是和中医契合的,因为我们几千年就是个体化方案。它的信息采集,就是“望闻问切”。从这个角度采集信息,最后进行辨证:阴阳辩证、六经辨证、八纲辩证、脏腑辨证、气血辩证,这样来定下来病、症状在什么部位,病况是什么样的,最后病因是什么。最后我们根据这个辩证整理出一个理法方药。通过理法方药的“理”,诊断出病是怎么得的。应该怎么理法?理法最后就开处方了,处方的时候就遣药。我们这四个字,要是分开来看,理法那是医生的事。2

辨证论治精准医疗

在北中医,刘渡舟老师、王绵之老师等都是我们的前辈,都是有崇高地位的中医学专家。我和他们说:“你们都是大家,你们开出的方子绝对是有疗效的。”但我也说:“不能把你的方子拿到药锅里去煮吧,得按照你的方子拣药,煮出来的方子才有效。”

中医辩证论治最后落脚的是辨证用药。从张仲景开始,药方下面都有角度,角度里面都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定量,一个是要怎么炮制。为什么说落脚在辨证用药呢?你用一个黄连,用什么黄连?都是有待斟酌的。

举个例子,李时珍说人的五脏六腑都有火,在《黄帝内经》里,阴阳平和。动的病,无论你是实热、虚热、过了或者不及的,所以就有心火、相火之说。李时珍说:

黄连入手少阴心经,是一个治火的最重要的药,治火就是治心经的火,治肝胆的火就是实火,要用猪胆汁来清炒;

如果是肝胆的虚火,就用醋炙;

如果是上焦的火,就用酒炙;

如果是中焦的火,就用姜汁炒;

如果是下焦的火,就用盐水炒。

前边是脏腑的问题,下边说的是上中下三焦的问题。

黄连是治疗眼病和痢疾病最重要的药:

治疗痢疾,黄连丸用黄连和木香;

姜黄散是用黄连和干姜;

便通丸用黄连和吴茱萸;

姜莲散是用姜和黄连。

其实都是用黄连和姜,但是干姜和生姜是不一样的,治疗消渴是用酒蒸黄连,黄连治疗糖尿病,已经是一个热点了。

古代用酒,蒸、煮又是不一样的:

治大失血用黄连大蒜;

治肝火用黄连吴茱萸;

治口风用黄连细辛。

这些配方都是一阴一阳,寒应热用,热应寒用,阴阳相济,君臣相佐。前面牵连几个黄连的炮制问题,最后就是黄连的配伍,就是方剂的问题。

中医开方,名老中医用黄连,他在斟酌用什么黄连,用多少剂量的黄连。可见中医辨证论治到最后,就是在考虑用什么方用多少剂量,用什么黄连。中医学、中医药学的精神是什么?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饮片炮制是中药之根本。这是我的这一个看法。3

中医药面临两大问题

如今国家对中医药重视,我们看到了形势,未来很好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问题,不要误解中医药体系。有的人说中医药房就是中药,这是我们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

中医:继承不够,发扬不足

中医的问题是继承不够,发扬不足。李时珍讲的九种黄连,现在加上黄连炭,就有十种不同的黄连。试问现在中医能不能把这十种黄连用好呢?这就是继承问题。

还有发扬问题,一个黄连变成十种黄连,是经过多少代的名医,几百上千年发展而来的,我们这一代中医能不能再发展出另一种黄连,这又是一个问题。

所以说,中医界继承、积累先贤的经验成为一届共识,能不能提出新的见解并取得一届的共识,这就是我们中医的问题。

中药:把饮片放在崇高的地位

中药的问题是把饮片放在崇高的地位。我以前研究中药学,后来做炮制,再后来做管理。我们都很重视药材,这是对的,中医的药物疗法,没有药材就没有基础物质。但是药材是不入处方的,进入处方的都是饮片。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呼吁把饮片作为中医的处方药来认识,最终在年版药典确认了中药饮片作为中医的处方药。

我们要充分认识中药饮片在中医药体系的地位。年版的药典中设计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那是谁的属性呢?都是饮片的属性,所以要充分认识饮片的地位。

那么饮片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们饮片厂生产的都是大陆货,比如说黄连有生黄连,有酒黄连,也没几种黄连。猪胆汁炙黄连,药厂生产有几个人在用?会用的有几个?但临床医生会用。要用这个东西怎么办?过去中医药房可以进行临床炮制,后来管理严格这条路就没了。如果做,那么管理应该改善,应该恢复临床炮制。

中医有中医的问题,中药有中药的问题。有没有人会做?这也是一个问题。现在一些见解独到的、有经验的老药师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这些没有继承下来,怎么办?这里我们还得进行一系列的培训。

回到今天的主题,有了“好医”,你还得有“好药”,只有有了“好医好药”才能有“好疗效”。

作者/张世臣:中药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所长,卫生部药政局副局长、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司长,精通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现任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饮片分会专家组组长。

《非常道中医馆商学院》药王孙思邈行医炮制、书成《千金方》古迹实训基地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非常道编辑发布,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医馆全案策划咨询、中医药产业商务合作:(杭州+郑州)







































少儿白癜风治疗方案
补骨脂注射液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spf/6541.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