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东升
出生于中医世家,淄博东升难治病研究所所长、张店敬花中医诊所主任、主治中医师。行医二十余年,始终贯彻着医者仁心的信念,专注于血液病肿瘤病等疑难病症的治疗。
随着工业化文明的发展,工业污染所造成环境改变使得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周围的癌症患者也越来越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传闻:一家人先后得了癌症,或者一个家族里出现了许多癌症患者。这时候,有些人就开始心里犯嘀咕:癌症是不是会遗传啊?要不然怎么会一家人都得了癌症?所以中医老翟根据这些困惑,来给大家讲一讲。
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的癌症在我国肆意蔓延,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几年前的一个全国肿瘤死亡率抽样调查表明,癌症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位原因。近年的调查又发现,癌症已成为导致我国城市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每年,我国新发癌症的人数达万,而死于癌症的人数则在万左右。另有调查表明,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已趋于年轻化。科学研究只有约5~10%的癌症与遗传有关。首先要承认的是,癌症确实存在遗传的可能性。由于继承了家族性的基因缺陷,有些人患上某些癌症的机率会大大增加。听到这里是不是心里咯噔一下?别担心,事实上这种由于先天性基因错误导致的癌症比较罕见。虽然只有约5~10%的癌症病例与遗传性基因出错有关,但是癌症主要还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后天性疾病。
判断是否为遗传性癌症学会这「三问」
如果有家人不幸患上癌症,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是不是遗传性癌症呢?
一问:患病的是谁?
患病的是谁?和你有血缘关系吗?
在父亲或者母亲的同系亲属里,是否有两个以上的人患上同一种或相关癌症?
二问:患病时年纪有多大?
患者被诊断出癌症的时候,年纪有多大?
患同一种癌症的亲属越多,诊断出癌症时的年龄越小,那么是家族遗传性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所以,如果是60岁以上的两个亲戚得了不相关的癌症,那很可能和遗传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如果有亲人年纪轻轻,比如20岁,就患上了结直肠癌,就要引起重视了。
三问:患的是什么癌症?
经过不懈努力,科学家们已经找出了可能会出现家族史的癌症,包括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和鼻咽癌。
此外,还有一些罕见的癌症,比如肾癌,也可能和遗传基因缺陷有关。科学家们还进一步找到了导致这些癌症高发的遗传基因突变。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BRCA1和BRCA2基因,就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相关。携带有BRCA1基因变异的人,一生中分别有45~90%的概率患上乳腺癌和40~60%的概率患上卵巢癌。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人被检测出携带这些基因变异,我们确实要提高警惕.
专家指出,直接与遗传和职业相关的癌症为数并不多,80%的癌症是由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引起的。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秉辉教授指出,事实上,每个人身上既有原癌基因,也有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它们都是处于封存不动状态。但如果发生了某种特别的情况,使得原癌基因被激活了或抗癌基因丢失了,人就会患上癌症。而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就是造成原癌基因被激活、抗癌基因丢失的主要原因。
从近些年癌症排序上的变化,人们也能明显地意识到癌症的发病与生活方式有关。医院卫燕副教授介绍说,在癌症里,肺癌、胃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宫颈癌和食道癌是最常见的,但排列顺序常有变化。20世纪70年代的统计表明,女性最易患宫颈癌,患乳腺癌的患者极少;而在20世纪90年代的调查中却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患宫颈癌的女性却明显减少。这种改变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受到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因为宫颈癌的发生与生孩子多、性行为混乱有关,18岁以前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也易患上宫颈癌,而乳腺癌的发生则与营养过剩、哺乳过少有关。
如今在大城市中发病率居高不下的是肺癌、大肠癌等,而农村则不同。城市与农村的癌症排序谱有所不同,同样说明了癌症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我国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大城市中,学生吸烟的比例达到30%~40%,另外,香烟中的苯并芘已被明确是一种致肺癌物质。而大肠癌发病率的上升,与城市人摄入过多的脂肪类食物很有关系。
相似的生活方式
带来癌症「群发」现象
癌症容易在同一家族内出现,绝大部分还是因为相似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尤其是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关于这个问题,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对于癌症来说,基因突变像是上了膛的子弹,而后天环境因素的刺激则扣动了扳机。如果子弹上膛了,但没扣扳机,没事儿;如果枪里没有子弹,扣了扳机,也没事儿;如果枪里有子弹,又扣了扳机,那,可能就有事儿了。也许我们无法避免所有的风险,但至少能够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尽量不误触扳机。
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的转型,使人类逐步摆脱了营养不良和传染性疾病,但大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又堆积在人类面前,癌症首当其冲。因此,这种癌症被称为“生活方式癌”。杨秉辉教授提醒说,在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群中,35岁~55岁的人由于各方面压力都较大,合理营养未被重视,生活更是没有规律,所以,他们更容易患上“生活方式癌”。
远离“生活方式癌”,最关键的是改变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燕副教授认为,戒烟和科学饮食对预防癌症至关重要。英国一位著名的肿瘤专家通过对我国吸烟人群的调查后指出,如果中国现在不大力推行戒烟运动,那么到年,中国的肺癌年发病人数将超过万,成为世界上的肺癌大国。在饮食结构方面,我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以粮食、蔬菜为主,本来非常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常食黄绿蔬菜、水果、富纤维素及碳水化合物的要求。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往往以大鱼大肉为主。如乳腺癌及结肠癌发病的增加均与高脂摄入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洋快餐”多属高脂食物,也不宜经常食用。此外,专家提醒,要推广食物的冷冻保鲜,少食腌制及腌熏食物,更要避免吃霉变及霉菌发酵食物。
最后中医老翟告诉您:预防癌症还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愉快的心情,进行体育锻炼。此外,还要特别重视身体健康检查,有条件的人应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有家族癌症史的高危人群更应多做几次体检,以便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