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方面治疗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

原因:

哮喘是由复杂的及尚未不完全理解的环境和基因互作的组合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这些因素同时影响其严重性和对治疗的反应。其治病因素包括有:遗传(最主要)、肥胖、性别(儿童时期男孩高于女孩,而成年期则相反)、环境因素(过敏原、尘螨、花粉......)吸烟、空气污染、感染、药物过敏等等。

临床表现:

①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出现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②在发作前畅游鼻塞、打喷嚏、缺氧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

③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

④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有些症状轻重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积极处理。

⑤发作时出现两肺散在。弥漫分布的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有时吸气,呼气相均有干啰音。

⑥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呼吸音低下,哮鸣音消失,临床上称为“静止肺”,预示着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呼吸骤停。

中医治疗哮喘

一、中药辩证治疗

1.寒哮(寒痰伏肺)

症状:据悉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痰少,咯吐不爽,型寒怕冷。香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则:湿肺散寒,化痰平喘。

药方:射干麻黄汤加减。射干9克麻黄12克生姜12克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克五味子3克大枣7枚半夏9克。

2.热哮(痰热壅肺)

症状:气粗息喘,喉中痰鸣如吼,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不恶寒。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或弦滑。

治则: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药方:定喘汤加味。白果21枚(去壳,炒黄色,分破)麻黄款冬花桑皮(蜜炙)各9克苏子6克,法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七次)9克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4.5克甘草3克。

3.肺虚(肺卫虚弱)

症状: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前打嚏,鼻塞留清涕,咯痰清稀色白。舌苔薄白,质淡,脉细弱。

治则:补肺固卫

药方:玉屏风散加味。防风30g,黄芪60g,白术60g。

4.脾虚(脾虚气弱)

症状:大便不实,往往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气短不足以息,语言无力。舌苔薄腻或白滑,质淡,脉细软。

治则:健脾化痰。

药方:六君子加减。人参(去芦)甘草(炙)白茯苓(去皮)白术(去芦)陈皮半夏各等分。

5.肾虚(肾元不足)

症状: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心慌,脑转耳鸣,劳累后哮喘易发,舌质胖嫩,苔淡白,脉沉细;或颧红,烦热,汗出黏手,舌红少苦,脉细数。

治则:补肾摄纳

药方:七味都气丸加减。五味子(制)g山茱萸(制)g茯芩g牡丹皮g熟地黄g山药g泽泻g

二、石学敏针灸疗法。

石学敏教授在治疗哮喘的过程中注重该病的病因病机属本虚标实证的特点,而且以虚为主,所以治疗时着重扶阳固本,扶正祛邪。治则为宣肺散邪,固肾宜气。

1.刺络疗法:选取华佗夹脊穴第2/3/5/7对。

2.温灸法:选肺俞、风门、厥阴俞。

3.针灸法:选尺泽、天突、膻中、肾俞、丰隆、太溪、足三里等。

三、天灸疗法

经临床试验,天灸对治疗哮喘病有明显的疗效。

由于天灸所用的药物多为辛温性质的,通过药物与腧穴经络的双重作用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寒邪伏痰,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通经活络,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选穴:天突、肺俞、风门、定喘、膏肓、足三里。每年5伏,三年为一疗程。

赞赏

长按







































淘宝推广总监
云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spf/268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