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气血胜过吃补药4个动作帮你活气

时间:2018/10/16 17:06:21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什么是气血?

人们常形容青年男子“血气方刚”。那么,到底什么是“气”和“血”呢?

所谓“气”:

是指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温暖人体、防御外邪等功能。

“气”就像是人体的“汽油”,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行,使体表保持正常温度,防御各种病毒入侵。

中医所说的“血”则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西医讲的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

其二是指与“气”同在的运行载体,中医有句话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

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这一点,不仅对整个人体如此,对每一个脏腑也是如此。

0个症状自测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非常广泛,气虚和血虚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以下是气血不足的十大主要表现。

健忘心悸

心主血脉,又主管人的精神活动,心的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所以常表现为心慌气短、健忘。

视物昏花

“肝开窍于目”,眼睛干涩昏花、视物功能下降,多与肝的气血不足有关。

面色萎黄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面色萎黄无光泽,易感到浑身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皮肤粗糙

气血对人体的肌肤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气血不足则肌肤有失濡养,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发暗、发黄或没有光泽,甚至长斑。

头发干枯

“发为血之余”,意思是说头发的生长依赖血的滋养,而“血”的上行又赖于“气”的推动,因此气血不足时头发干枯会没有光泽。

手足麻木

肝藏血,可以滋养人体的筋膜,使之活动自如。

如果肝的气血不足,则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甚至痉挛。

另外,指甲和趾甲也是筋延伸到体表的部分,所以肝的气血不足,还会表现为爪甲脆薄、颜色浅淡、变形脆裂等。

失眠多梦

心肝气血不足,则心不能藏神、肝不能藏魂,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易醒或多梦。

月经量少

女子的月经与气血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果气血不足,常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甚至月经停闭。

头晕耳鸣

大脑的功能需依赖气血的充养,且精血、精气之间可以互生互化。

若气血不足,不能上充头目,或致肾精亏虚,可见头晕耳鸣。

疲倦无力

“气”为人体脏腑的机能活动提供动力,气的充足可以使人保持活力;“血”为肌肉筋脉提供营养的物质。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故疲倦无力。

4步补出好气血

中医认为,阴阳和谐,气血健旺,经络顺畅,则百病不生。因此,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大体可通过4个步骤来调理。

第步

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第2步

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

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

食药膳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有益气健脾之效。

取人参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

补血可用“四物汤”,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

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毫升水中,煎至50毫升时,空腹热服。第4步

远寒邪

中医认为,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在家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4个小动作,让气血活起来

眨眼

用力眨双眼数次,然后双侧眼球依次左视、右视、转动。重复0次后凝视远方分钟。

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

提醒:高度近视者转动眼球时速度要慢。转头

不管坐着或是站着,只要有空闲就可闭上眼睛,先抬头尽量后仰,再低头使下颌尽量抵到胸前,使颈背肌肉拉紧和放松。

然后头部缓慢绕圈,做圆周运动,向左右两侧各倾斜0~5次。

最后将腰背挺直靠在椅背上,两手在颈后抱拢片刻。

颈部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颈部肌肉力量,缓解落枕、颈椎病、颈肩臂疼痛等病症。

提醒:老人做此动作时不可过于激烈,以免造成伤害。上班族每隔~2小时最好活动5~0分钟。

叩腰

双手握空心拳,反手背后,以双手拳背缓慢、有节奏地交替叩击腰骶部。

可从骶部向上叩至手不能及为止,再向下叩击至骶部,如此反复。

也可两手搓热,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附近。

每次做50~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沿脊柱上行,经常叩腰骶部不仅能疏通血脉和强壮腰脊,还能固精益肾,对脊背疼痛、腰膝酸软等有较好疗效。

提醒:手法要平稳,力量由轻到重,不可突然使蛮力。踮脚

双脚同时踮起,只用脚尖着地,两腿不停地上下抖动。

两腿肌肉不停收缩和放松能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还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抬起脚跟,然后放松,重复20~30次。

  

踮脚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可锻炼屈肌。从经络角度看,有利于通畅足三阴经,使下肢气血运行通畅并温养肌肉。

提醒:久坐的人最好小时左右做次踮脚运动。▲

作者:生命时报(LT)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订阅蒋勋讲中国文学之美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
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jzdf/562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