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家长们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冬天的清晨,医院的门诊大楼,很多的爸爸妈妈用被子、毯子包着孩子在街上排队,因为门诊大楼里、医院广场里、甚至急救中心前早已经排满了人,队伍蜿蜒曲折地拐了好几个弯。
去医院给孩子看感冒发烧的话是怎样的流程呢?通常是:先排队挂号(如果你能排并且最终挂上了的话),然后等,等到望穿秋水的时候,你终于见到了大夫。
大夫简单地问一下,看看孩子的舌头、扁桃体,再听听心肺,然后给开了个检查,让做完检查再回来看。
于是你又去排队交费、排队做检查、再回来排队找大夫。万幸的是,大夫一般都说:“没什么大事,点两瓶就好了。”于是给你开了药方。
你又去排队交了昂贵的药费,然后排队去了病房的楼道里,因为病房里早就已经住满了。如果楼道还有空地的话,你就可以在护士的帮助下给孩子把吊瓶扎上。你举着盐水,看着可怜的宝宝,心里一阵阵地心酸,直到那瓶水全部点完。
如果幸运的话,点上这么一两次就“好”了。如果不巧的话,可能你还得来个五六七八次。
孩子好了的话还好(但这个时候多数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如果一直好不了的话,大夫就会跟你说:不行你去找找中医吧……
以上就是我们国家目前小儿发烧的国情。
针对这样一个情况,作为中医行业工作者,我们有两件事情必须要做:
第一,如果有孩子病了找上门来,我们要在第一时间运用纯中医中药的疗法把他们治好。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叫“不治已病治未病”——病了,当然要及时诊治,而更为重要的呢,是不让他病,或者只在病的初期阶段,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就把它给治好了。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治未病”呢?我们提出了“中医妈妈”的概念。大家想想,孩子为什么会发烧呢?
是因为妈妈们没有相应的中医预防知识:
孩子发烧前会有什么征兆?
孩子发烧了,该怎么办?
吃了退烧药还反复发烧的话,又该怎么办?
所以我们推出了小儿感冒发烧的中医分类对治的系列课程,争取让更多的家长能够学会在家也能应对感冒发烧,让更多的宝宝远离吊瓶激素!
老虾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