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林志芬教授带你揭开中医用药之谜

时间:2018/4/20 11:03:58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中药是中华瑰宝,博大精深,疗效神奇。中医用药采用“望闻问切”的身体诊断,结合“君臣佐使”的配药思路,一直难以像西医用药那样精确化、标准化,自古就有“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的说法,给中医用药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探索中医用药剂量的科学性理论依据,我院重点实验室林志芬教授,带领中外科学家研究团队独辟蹊径,从化学品角度重新审视了中西药用药的差别,提出:可依据环境化学品领域的“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理论,确证中医用药的科学性。

林志芬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现已发表于国际药理毒理顶级学术期刊“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药理学与治疗》),论文题目为“Hormesisasamechanisticapproachtounderstandingherbaltreatment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基于毒物兴奋效应诠释传统中药用药剂量的科学性》)。论文的共同完成人还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王大力、医院中医连宝领、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环境公共卫生专家EdwardCalabrese教授、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医学院VittorioCalabrese教授。

西方传统毒理药理的观点认为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呈现经典的S型曲线(图A)。西药是高剂量的单一化合物,因此西医用药主要是依据S型曲线,科学地确定药物剂量。而林志芬教授团队研究的Hormesis效应的本质是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图B)。中医用药本质是大量低浓度化学品的混合作用,因此,可以从‘毒物兴奋效应’这一崭新角度,来思考传统中药的剂量问题。林志芬教授给出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这就好比喝酒,小剂量酒精存在着刺激神经的作用,但是高剂量的酒精就会导致酒精中毒,产生毒性作用。

林志芬教授说:“从中医的视角审视,治病要用“毒药”,药没有“毒”性就治不了病,所以中医甚至喜用蝎子、蜈蚣、蟾蜍等治疗癌症。中药‘以毒攻毒’就是利用‘毒物兴奋效应’中药物高浓度的毒性作用,消除或抑制病灶;中医治疗中的‘调’,则是通过‘毒物兴奋效应’中药物低浓度的刺激作用,提高身体各项机能,达到免疫的目的。”

林志芬教授团队目前还在系列名贵中药对人体细胞的“毒物兴奋效应”作用及其机理,以及相关产品开发应用等。期待林教授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带我们解开中医用药的剂量之谜。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白癜风中药
儿童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jzdf/338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