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登关于促进中医药ldquo

时间:2021/4/24 21:28:21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提案者苏碧茹情况分析“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其核心内涵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随着新冠疫情的防控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治未病工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必将带动健康消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与解决。发展机遇及存在问题:一、发展机遇

1、国家推动中医药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法规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近年来,《“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陆续发布,为中医药发展的保驾护航。

2、新冠疫情的防控,展示了中医药的价值与优势。最近,国新办举行的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重要作用及有效药物发布会数据显示,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其价值与优势。二、存在问题1、广州缺失中医药管理部门,不利于统筹产业发展,也因此造成相应有利于市场的政策才出台较慢。2、“治未病”服务不足。3、中医药文化宣传引导不够。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不断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的推广仍有待加强。具体建议

一、建立健全的中医药产业管理体系及建设改革创新的管理机制

依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加快组建中医药管理行政机构,统筹广州中医药管理、发展;建设改革创新的管理机制,以“加强健康管理,减少疾病发生”为导向,制定具有本地特色的《药食同源目录》,探索将“治未病”纳入医保内容,促进中医药在广州的蓬勃发展,建设健康广州。

二、打造中医药文化立体传播“新矩阵”

政府正面引导,在全社会开展全方位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包括:

1个频道节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在主流电视台(如广州电视台)、电台开通中医药养生、“治未病”主题的节目;1个媒体专栏,邀请知名专家在知名媒体(如广州日报)上开展系列、专题的中医药“治未病”专题;1个主题盛会,每年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岭南膏方节等;1项特色运动,如岭南养生操(广场舞)大赛、华佗太极操入体育课、神农草堂定向越野等;1项特色教育,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中医药选修课,定期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鼓励开展中医药主题的见习、实习、夏令营、科创节等活动;1项特色培训,对养老院护理员、家政从业人员、饭店厨师等服务业人员进行“中医药养生”“专科推拿”“养生煲汤”等培训。

三、拓展“治未病+”产业发展,全方位促进健康消费

积极鼓励医院、名中医研发“治未病”相关特色产品,探索“膏方”“香囊”“药膳”“中药营养”等相关产业,打造“舌尖上”的中医药;鼓励医养结合体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在养老、养生休闲、体育运动等方面融入中医药元素、治未病方案;在“治未病+体检”“治未病+保险”“治未病+健康管理”“治未病+运动”等方面进行整合创新,全方位拓展“治未病+”产业发展,丰富民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建设健康广州,拉动健康消费。

来源:市政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zyys/992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