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话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过年的前奏。
所以一进入腊月,街上的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也开始忙碌起来,注重传统的中国人更是觉得只有在腊八节喝下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才是对上一年的完美收尾。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今年大寒节气遇上传统节日腊八节,从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开始吧。
腊八节习俗
如今的腊八节,依然是我国民间保存比较完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各地都还比较流行,也保留了不少传统的过节习俗。
熬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吃冰
俗语说“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腊八这天一大早,人们要到河边砸冰背回家,谓之“腊八冰”。
腊八蒜
泡腊八蒜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腊八蒜用醋腌制而成,成品色如翡翠,口味偏酸微辣。
腊八面
腊八面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这主要是因为以前中国北方一些地区不产或少产大米,人们不吃腊八粥而吃腊八面。前一天把面条擀好,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到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这种习俗至今依然沿袭。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黄山市黟(yī)县的民间风味特产,腊八豆腐由大豆、辣椒、五香等原料经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有“素火腿”之称。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带甜,又香又鲜。
腊八养生
腊月初八,正入隆冬,严寒的天气,最易伤人阳气,当腊八节遇上大寒节气,中医养生指出了在冬季的总原则——“避寒就温”
早睡晚起
冬三月,当以养阴为要。冬天养阴的另一层含义是,冬天季节日照时间短,而中医对睡眠的讲究,要求“以待日光”。
如果能“以待日光而起”,人们在冬天就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更好地修复身体。
常喝热粥
“粥”在中医理论里,有保胃气、生津液的作用,常喝热粥,除了对于驱除寒气有直接作用外,还可在粥里添加一些健脾养血、益气固表的药物,以增强抵抗力。
防寒保暖
今年冬天格外寒冷,不少人因为频繁的冷空气而生病。所以我们要护好头、脖子、脚等重要部位。
白天身穿保暖服、头戴保暖帽;晚上泡脚,因为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极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病、气管炎等。
因此,寒冷时节,对付脚凉最好的办法就是泡脚。有助于驱除寒气,保持温暖。
艾灸调理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所以冬季养生注重扶阳补气。而艾草本为纯阳之物,灸之易生发经气,在这个时候艾灸是最暖的,有利于升发阳气。
小艾推荐腊八节艾灸以下穴位,能健脾胃、补气血、生发阳气。
数九寒冬温度降,喝碗腊八暖心上。
腊八节喝一碗腊八粥,
泡一泡脚,
保暖好身体,
健健康康准备迎接过年啦。
诸事粥全腊八粥温暖了乡愁因为疫情的原因,前几日,坐落在苏州吴中区的宝华寺公开了寺庙中腊八粥的秘方,以让我们在家也能做出软糯可口腊八粥。在此深表感恩,并将其秘方转载于此:宝华寺腊八粥分咸味和甜味2种口味。咸味适合血糖高不能吃甜食的人群。
咸味腊八粥
食材:
糯米、大米、薏苡仁、花生、芋头、青菜、油豆腐、油、盐
步骤:
1、将大米、糯米、薏苡仁提前浸泡3小时
2、油豆腐一切四
3、芋头洗净去皮切丁煮熟
4、薏苡仁、花生煮熟备用
5、青菜切小煸炒至断生
6、水(煮粥的量)烧开,放入大米、糯米煮熟至粥蹿泡,放入油豆腐和煮好的薏苡仁、花生、煮至粘稠
7、再放入芋头,青菜,最后加少许油,盐调味即可
甜味腊八粥
食材:
核桃仁、薏苡仁、红枣、桂圆肉、葡萄干、花生、莲子、红豆、芸豆、枸杞、糯米、大米、冰糖,外加少量白砂糖
所有食材都要精选,挑去坏果,只有这样,熬出的腊八粥才能稠厚香糯哦。
熬煮步骤:
1:将难以煮烂的薏苡仁、红豆、芸豆、莲子和花生提前煮熟,放凉备用。
2:将糯米、大米、红枣、核桃仁、葡萄干分别洗净,放入锅内,然后将煮好的薏苡仁、红豆、芸豆和花生也一并加入锅内。
3:锅中加水,水量和平时煮粥时所用之量差不多即可,点火开煮。
4:煮大约半小时后,放入桂圆肉、莲子、枸杞、冰糖继续煮约半小时。
5:熬煮好后关火,起锅前放入白砂糖,一碗甜甜糯糯的腊八粥就可以出锅啦。
特殊时期,特别关爱。在家亲手熬制香浓腊八粥,与家人分享,过一个惜福、感恩的腊八节。正如清代许嗣隆所言,“快围炉,分舀小匙相续,饱暖交加,消受人闲清福。”
·本文整理自网络并作适当编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哦。祝原作者及每一位阅读到此文的朋友,平安喜乐。谢谢你,我爱你^_^
学校简介苏州明灯针灸推拿培训学校,由程明灯校长于年创办于苏州。是苏州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专业培养高级推拿理疗师(按摩师)。具有国际信息化人才资格认证资格。
年被评为“江苏优质.诚信民间绿色疗法培训机构”,受到江苏有限数字电视电影频道《聚焦江苏》栏目推荐。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