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下午2点半,青山医院,“慈善中医之家”医疗队总负责人贺劲、广东来汉的退休名中医赵志宏、北京来汉的中医博士李中正,带着6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中医志愿者,摆开小方桌,为住在这里的病人进行中医问诊。
目前,“慈善中医之家”医疗队的纯中医治疗已覆盖了病区、隔离点、方舱等新冠肺炎患者的所有救治层面。
治疗效果得到验证
医院请到“方舱”
▼
整整5个小时,9医院内的余名病人全部排查完毕。队长贺劲说,他们需要对所有病人进行症候分型,然后开展纯中医施治。
3月1日,“慈善中医之家”医疗队进驻青医院记者田巧萍摄
一位39岁的男病人在李中正的小桌前坐下,李中正左手拉过他的手,用右手覆上,轻轻抚摩后让病人摊开五指,他俯下身细细查看。他让病人摘下口罩,伸出舌头,让他看舌苔。做完这些,他才开始切脉,切了右手,再切左手。
“请躺到那边的床上,我还要拍拍你的肚子。”李中正隔着病人的一层衣服,拍打下去,发出清脆的“啪啪”声。拍完了又按。最后他让病人脱下袜子,蹲下去,用双手握了握病人的脚,再用手指搭上病人的脚背把脉。脚诊完又拉过病人的手再切脉。
一张小方桌,一张行军床,坐下、起身、蹲下,就这样诊查了整整5个多小时。李中正说,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这次疫病,发病人数众多,有规律可循。他和“慈善中医之家”团队能被请到青山方舱服务,是因为治医院的中医病区得到了证明。
在那里,他们首批收治了36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除一位不幸离世之外,经过两周治疗,2月23日,核酸检测结果显示:30个转阴,2个转疑似,3个仍然阳性。
贺劲和他的部分团队成员
两个星期
他们越来越有信心
▼
“慈善中医之家”医疗队,严格来说不算一支“正规军”,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省市的援汉医疗队,41名医护人员,全部是以个人身份自行而来。他们最初被寄予的期望,是“帮着照顾一下病人也好”。
贺劲是“慈善中医之家”到位的第一位医生。43岁的他曾医院工作多年,中医西医都懂,而且有十多年急诊、CCU(心脏重症监护室)的经验,四年前辞职去了厦门一家中医门诊部当医生。
中医大夫正在为患者查看感染的肺部CT恢复情况
元月中下旬,感受到武汉疫情气息的贺劲担心老父老母到处乱跑,特意回到武汉“看着他们”。武汉战“疫”形势紧张之后,他一连找了7家医院,希望能做义工,救治病人,都没有如愿。
2月6日,得知苏州“新瑞中医”为将在武汉建立的“慈善中医之家”病区招募医生,他第一时间报名。因为经验丰富,他被任命为总负责人。
2月7日下午,医院。医院将一栋建于年的老楼,给“慈善中医之家”建病区。院长严佑琴正带着几个人在这里打扫卫生、搬病床。临近第二天零时,病床刚搬完,就来了两个病人。
中医大夫为患者扎针灸
70岁的范女士一进仍然空荡荡的病房,就给贺劲跪下了:“谢谢你救我,我还有一个儿子病得很重,也在外面等床。”跟她一起进来的李伟见状,也说:“我姐姐李云比我严重,也请您收下她!”
范女士的儿子和李云都在第二天早晨住进了病房,李云已是双肺全白。2月26号她病愈出院时,泣不成声,感谢这群志愿者的救命之恩。
9号中午,病房就收满了,共36个病人。其中有4个重症病人,他们在外等床的时间平均12天。贺劲开始用中医给他们治疗。
贺劲给患者做艾条熏穴位
医生在为患者制作汤剂
刚开始病房里只有贺劲一个医生,他需要同行的支持和帮助。让贺劲坚定信心的,是来自北京的李中正博士。李博士到达武汉后,肯定了贺劲治疗的大方向,并根据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调整了方子。除此之外,针灸、艾灸、推拿、按摩,敷贴,甚至中医食疗,只要病人病情需要的中医手段,他们都用。而每个病人一天的治疗费用,还不到元。
2月11号晚上,病区里病情最重的那个病人去世了。病人来的时候血氧饱和度只有50%,不能平卧。抢救了一天,还是走了。后来,贺劲听到李兰娟院士解释这样的病人死于“炎症风暴”。这是至今“慈善中医之家”唯一没有救过来的病人。
2月13号,病区里80%的病人都开始好转。“我们发现这些病人还是很有规律的,我们分了三个类型,弄了三个协定方。”
团队越来越有信心
2月23日病区所有病人的核酸出来之后,病房里一片欢腾。2月26日和28日,两批共19人病愈出院。这期间,他们又陆续收治了16位病人。
一份特殊授权书
他们从全国集结而来
▼
“慈善中医之家”的治疗效果,也让武昌区委组织部部长胡太荣心里踏实了下来。一个多月前,是他为招募“慈善中医之家”志愿者开出了授权书。
春节期间,武汉人李春阳天天接到苏州人戴新瑞的电话。戴新瑞请求李春阳帮她打通一个路径,让她组织一支中医志愿者团队来武汉治病救人。
戴新瑞是苏州“新瑞中医”总经理,戴氏中医的第四代传人,李春阳今年元旦带着母亲去苏州旅游偶遇戴新瑞,互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