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非医学人员走上合法执业道路的唯

时间:2020/9/19 17:38:07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同事给我分享了一个H5格式的师承内容,大意是这个机构可以让非中医学类专业能够通过师承的方式取得执业中医师资格,看着很是诱人,价格也不菲(附图)。究竟这种方式能否成为非医学人员走上执业道路的唯一途径呢?附图:来源于互联网中医师承的合法性首先来解读两则法律规定的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十五条: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三十五条:国家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在执业、业务活动中带徒授业,传授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两则规定均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年7月1日起施行),明确认可了中医师承的合法性。那么,师承有哪些具体要求呢?1.对医学种类和师承人员的要求年2月1日起施行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以下简称《师承办法》)第二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传统医学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适用本办法。《师承办法》规定,可以师承的医学种类必须是传统医学类,主要指中医学和少数民族医学,其他医学类如西医不得参加此类师承考试。《师承办法》规定,师承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并连续跟师学习满3年。师承人员应当与指导老师签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师承关系合同。师承关系合同应当经县级以上公证机构公证,跟师学习时间自公证之日起计算。指导老师同时带教师承人员不得超过两名。2.对指导老师的要求《师承办法》第八条规定:师承人员的指导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中医类别中医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二)从事中医或者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或者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四)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五)在医疗机构中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教学任务。3.对出师考核的规定《师承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申请参加出师考核的师承人员,填写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并经核准其指导老师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同时,第十四条规定申请出师考核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二)本人身份证明;(三)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2张;(四)学历或学力证明;(五)指导老师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或者核准其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出具的从事中医、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证明;(六)经公证的师承关系合同;(七)省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4.对统一考试的规定“师承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师承人员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授予《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根据规定,师承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5年,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上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得知,非医学人员是可以通过师承的形式通过中医类医师考试,然后进行医学执业的。大致流程为:先找一个优秀的老师签订合同带教,3年之后通过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然后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5年,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从整个流程可以看出,从开始申请到取得处方权大致需要10年的时间(师承3年+试用1年+助理考核1年+执业医师5年)。非中医专业人员,从师承到助理执业师师再到执业医师,合法行医不再是梦!中医师承是否具有性价比?至于国家为何推崇师承模式,因为师承教育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特殊有效传承方式,也是中医药经久不衰的最重要的传统技能传承方式,是一种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医实践性比较强,很多老中医的经验多是在实践中体现的,通过这种拜师的学习可以传承实践经验,三年的师承等于系统接受三年的医学教育,所以理论上可以参加医师考试。正如高宗跃在《光明中医》年1月第34卷第1期《浅谈中医师承教育》一文中言,“在近几千年中,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中医人才,如20世纪初中国就有中医80万人,远远超过现在以院校教育为主培养的27万中医师人数。另外有95%的临床主任医师认为,最好的中医传承方式是“一对一跟师学习”,他们中有77.5%的人认为师承跟师学习的最佳时间段是“从事一段时间中医临床工作后”。不过笔者认为,如果是为了兴趣爱好、为了学习中医文化,可以经过师承的形式考取执业证书,但如果是为了就业,不建议进行师承学习。因为中介机构那一笔高昂的学习费用和师承之后的产出比是不成正比的,而且,10年之后会有新的50万中医类规定医师进入临床执业,师承等之类的或许会被逐渐淘汰。第一,就是前面说的长达十年的(师承3年+试用1年+助理考核1年+执业医师5年)时间,这个也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煎熬。第二,首先通过技能考试,医学考试是先技能,后理论考试,必须先通过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技能通过之后方可进行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试分为两类人群规定学历和师承考试,考试分为三站,从病案分析到中医操作再到西医内容,对于没有经过系统医学教育的人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具体分值见附表,附表来源互联网)。第三:技能通过之后,还需要通过十几门的理论考试,具体考试书目见附表。第四,专业能力问题。由于师承人员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其学习理解中医的能力有点欠缺。如《浅谈中医师承教育》一文中言“不可否认,一部分参加中医师承学习的人员非中医世家出身,未受到中医药知识的熏陶,这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继承人中医理论欠扎实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继承人对中医辨证能力不足、中药功用认识欠佳、方歌记忆不深入等,另外还有对中医四大经典著作诵读程度不够,对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理解不全面,不能将所有临床症状给予综合把握,不能通过现象看到疾病的本质,这直接影响了中医师承教育的效率和效果”。第五,全国医疗机构饱和的问题。随着中医馆等个体执业的发展,中医门诊等逐年增加(见附表),那么师承之后如何就业的问题,门诊和医疗机构会选择师承人员吗?附表来源: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第六,中医类规定学历医师逐年增加饱和的问题。目前中医类医师每年增加人数约5万(见附表),那么师承十年之后的就业问题及行业之间的竞争问题如何解决?师承人员如何才能竞争过规定学历人员?附表来源: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图片来源:品牌方提供

亲,中国药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zyys/801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