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庭常用的血压计有水银(汞)柱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3种。水银(汞)柱血压计为当前卫生部门和WHO认可测压仪器,测压正确性大,血压差异小,操作方便正确,但需用听诊器并培训柯氏音听诊法,易造成水银污染。气压表式血压计,优点携带方便不易损坏,但表小刻度少精确性相对不太大。电子血压计特点是方便、客观,但易影响血压值的准确性,主要有上臂式、腕式指套式3种,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腕式血压计在手腕处测量,适用于肥胖者佩戴血压计有困难时使用,测量时手腕需举在心脏高度水平,容易造成测量错误,且大部分监测仪没有通过质量认证。手指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手指血压,准确性有问题,不推荐使用。气压表式及电子血压计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
习惯上我们多测量右臂血压。因为右臂血更接近主动脉压。初次测量血压时,应测量两侧上臂血(肱动脉处),把血压高的一侧作为今后血压测量的上肢,当臂间血压差异持续20mmHg高度时提示主动脉缩窄及上肢动脉闭塞。测量前30分钟内不喝咖啡或酒,不剧烈活动,心绪平稳,排空膀胱,室内温度适宜,安静休息5--10分钟后测量。如果使用水银血压计,坐位或卧位,肘部及上臂与心脏在同平面(坐位时心脏水平位于胸骨中部第四肋水平,卧位时可用物品支托以使上臂与腋中线同高)。如果上臂位置低于心脏水平,测得值偏高;如果上臂高于心脏水平,测得值偏低,每高于或低于心脏水平2.5cm,血压相差2mmHg。测压过程中血压计水银柱要保持垂直,读数时必须保持视线垂直于血压计刻度面的中心。袖带长短宽窄合适,袖带太长或太短,太宽或太窄都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袖带太窄或太短的气袖测出的血压值偏高,导致高血压诊断过度,即“袖带高血压”;袖带太宽或太长的气袖测出的血压值偏低,结果是把真正的高血压诊断为“血压正常”。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推荐血压计的袖带大小为:瘦型成人或少年袖带尺寸12x18em(超小号):上臂围cm,袖带尺寸12x2e2m(成人小号):上臂围27-34m袖带尺寸16x30cm(成人标准号);上臂围35-44cm袖带尺寸16x36em(成人大号);上臂围45x52cm,袖带尺寸16x42cm(成人超大号或大腿抽带),目前国内商品水银柱血压计的气囊的规格为长22cm,宽12em袖带的下缘在肘窝的上方2-3cm,一般认为能塞进2个指头时松紧适度。将听诊器的胸件放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最强处,切忌放于袖带内,如果将听诊器胸件塞在气袖里,由于可能受气袖内压力和听觉的影响,测量误差一般在10-20mmHg。一手固定胸件,另一手关闭气门,握住输气球向袖带内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上升20~30mmHg。松开气门,使汞柱缓慢均匀下降,速度为每秒2~4cm,放气速度过快,可使测得的收缩压偏低而舒张压偏高。当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时推荐放气速度为每搏心跳下降2mmHg。注视汞柱所指的刻度,当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柯氏音第I相)时汞柱上所指刻度,即为收缩压;随后搏动声逐渐增强,当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柯氏音第V相)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某些患者直至袖带内压力下降到零,脉搏声音才消失,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儿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心排出量(如贫血、甲亢、妊娠)及明显血管扩张(运动后)的患者,此时就以声音突然变小(柯氏音第IV相)时作为舒张压。另外,在某些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常于较高压力时听到脉搏音,随着压力下降,此声音消失,以后在较低压力水平又重复出现,这种较早出现的、短暂的声音消失被称为听诊间隙。它可持续40mmHg,很可能造成收缩压偏低或偏高的误差,可在充气时用手按压桡动脉,直至脉搏消失后才停止增加压力。血压测量时间最好在每天晨起7-8点和下午7--8点时测量,每次测2-3遍,间隔1-2分钟,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平均值记录。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天(至少3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测量频率。-般来说,血压平稳时每周测1-2次,血压波动时至少每天1-2次。测量完毕,整理血压计驱除袖带内余气,整理袖带放回盒内适当位置,水银(汞)柱血压计.将血压计向右倾斜45°角时关闭水银槽开关,以防止水银倒流,关闭血压计盒盖,养成好的使用习惯,有助于血压计的使用寿命。
(下期节目,杜毅老师继续聊聊高血压的中西医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