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时节
芒种,是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呼唤农家迅速抢收;农谚“芒种忙忙种”,芒种节气又是最适宜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
芒种时节,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外在、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这时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芒种时节气温升高,天气炎热,暑热侵袭,蚊虫大量滋生繁殖,容易传染各种疾病,如触发菌痢、咽炎、感冒、热伤风。此期重在养心,心在五行属火,心火逐渐加强,是滋阴养心的关键时期。
根据芒种的的气候特征
市一院中医科与市一院工会
联合推出一款芒种节气养生药膳茶饮
免费供职工和患者饮用。
芒种节气养生药膳茶饮
材料:麦冬20g、茯苓10g、乌梅3枚、陈皮6g、冰糖(3人量)
这款芒种节气药膳中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乌梅生津止渴,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全方配伍使用达到补益心脾,安神去湿的作用。此款药膳老少皆宜。
供应地点市一院综合楼8楼中医科(北门电梯直上)。
供应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30—17:30
芒种该如何养生?
一、起居养生
(1)宜睡子午觉。中医认为,睡眠与醒寤是阴阳盛衰交替的结果。《黄帝内经》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是指23:00~1:00,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指11:00~13:00,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合阳”之时。子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最好;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因此,晚上睡觉时间再晚也不应超过23点;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应“小憩”一会儿,以30min到1h为宜。睡好子午觉可以养阴、养阳。另外,中医理论认为,子时是肝经循行时间,午时是气血流注心经之时,睡好子午觉不仅可以养阴、养阳,而且可以养肝、养心。
(2)衣服应勤换洗。芒种时节气候湿热,应穿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衣服,如棉布、丝绸、亚麻等制品,使衣服与皮肤之间存在着微薄的空气层,而空气层的温度总是低于外界的温度,这样就可达到良好的防暑降温效果。为防止中暑,芒种节气应常洗澡,这样可发泄“阳热”。但值得注意的是,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以免“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另外,因人经常出汗,衣服应常洗常换。
二、饮食养生
(1)喝水有讲究。“芒种”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应多喝水以补充丢失的水分。但喝水也有讲究,有些人大汗后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有些人只喝果汁或饮料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一般情况下,可多喝白开水以补充水分,采用少量多次补给的方法,既可使排汗减慢又可防止食欲减退,还可减少水分蒸发;大量汗出以后,宜多喝一些盐开水或盐茶水,以补充体内丢失的盐分。
(2)饮食宜清淡。芒种节气时饮食宜清淡。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认为:“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元代医家朱丹溪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蔬菜果,自然冲和之味”。芒种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饮水增加,胃酸易被冲淡,消化液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人易出现食欲不振。因此,芒种时饮食须清淡,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维生素可预防疾病、防止衰老。瓜果蔬菜中的维生素C,还是体内氧化还原的重要物质,它能促进细胞对氧的吸收,在细胞间和一些激素的形成中是不可缺少的成分。除此之外,维生素C还能抑制病变,促进抗体形成,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三、运动养生
芒种节气应多到户外活动,舒展身心,不妨选择旅游、游泳、骑车等。暑热之气也能伤人,故户外活动须注意防晒、饮水、热病、热伤风,以防暑伤津气。外出旅行要戴上太阳帽、墨镜,涂抹防晒霜,备好毛巾,穿长袖上衣,并准备十滴水、人丹、六一散、清凉油等防暑药品。
四、情志养生
芒种时节应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尽量使自己的精神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避免恼怒忧郁,这样会使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中医科专家专科出诊时间
陈文滨中医科负责人药膳调理中心主任
脾胃病、鼻炎、儿童专科周二上午8:00-12:00周三下午2:30-5:30周四下午2:30-5:30
姜英华主任医师
中医专科:周一、三、五上午8:00-12:00
林晓敏主任医师
肾病、老年病专科:周一上午8:00-12:00周一下午2:30-5:30周三下午2:30-5:30
审核
陈文滨
文
孙丽映
编辑|程秋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