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中
医
养
生
膳
中医食疗
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不能一起吃的“食物冤家”
食物搭配不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下面是一些常见食品配伍禁忌。
萝卜:
严禁与桔子同食,同食易患甲状腺肿。
韭菜:
不可与菠菜同食,二者同食有滑肠作用,易引起腹泻。
不可与蜂蜜、牛肉同食。
小白菜:忌兔肉。
辣椒:忌与羊肝同食。
香菜:不可与补药同食。
茄子:
1.忌与黑鱼、蟹肉同食。
2.老熟的茄子不宜食,易中毒。
夏日祛暑退热法宝
★特别推荐:莲子
莲子味苦甘、性凉,入心、脾、肾经,具有补脾益肾、养心安神、收敛心火的功效。莲子营养价值很高,每克莲子中含钙89毫克,含磷毫克,含钾量虽然不足2.1毫克,但在所有动、植物食品中却位居榜首。
莲子龙眼羹:莲子、龙眼肉、百合、冰糖各20克。将莲子、百合洗净,同龙眼肉(去核)、冰糖放于大碗中,加适量水,上笼蒸透后食用。放入冰箱储存起来,随吃随取。
气虚胃痛忌食物品
1
萝卜
性凉,味甘辛。虽能化积消滞,但属破气耗气之物,久食则损伤正气和胃气,故气虚胃痛之人应当忌食。其子名萝卜子,药名叫莱菔子,破气耗气之力更胜。《本草从新》中告诫:“虚弱者服之,气喘难布息。”《中药大辞典》中指出:“气虚者慎服。”萝卜的茎叶,俗称萝卜缨,民间亦作蔬菜食用,也有消食理气之功。《饮片新参》说:“气虚血弱者禁用。”故凡气虚胃痛者也应忌之。
2
山楂
消积耗气食品,多食久食则伤胃气,如《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多食耗气,虚病后忌之。”元代名医朱震亨还指出:“山楂,大能克化饮食,……多服之,反克伐脾胃生发之气也。”所以,气虚胃痛者尤当忌食。
3
胡椒
大辛大热之品,耗气散气食物。清代医家王士雄认为,胡椒有“多食耗气”之弊。元代名医朱丹溪也曾说过:“胡椒性燥,食之快膈,……久则气大伤,凡病气疾人,益大其祸也。”对于气虚胃痛者,不食为宜。
自汗药膳方黄芪鸡汁粥
1
原料
母鸡1只(重约0~克)、黄芪15克、粳米克。
2
做法
先将母鸡去毛及内脏、剖洗干净,浓煎为鸡汁;取黄芪15克水煎2次取汁,加适量鸡汤及梗米克共煮成粥。
3
作用
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双虚的贫血、乏力、自汗者。
4
其他相关食疗方
1、黑豆制豆浆,煮熟喝,可止自汗。2、黑豆衣10克,浮小麦10克,治阴虚盗汗,自汗,尤其是热病后虚汗。3、黑豆15克,黄芪10克,或加浮小麦6克,可止盗汗,自汗。4、黑豆腐皮汤:黑豆50克,豆腐皮50克,同煮汤,加适量油、盐调味食用。有滋养补虚、止汗功效,可治自汗过多及阴虚盗汗等症。5、小麦30克,红枣十枚,龙眼肉10克,加水煮熟后连渣食,治自汗(不论天寒天热,白天常常出汗)。6、治气虚自汗:牛肉克,黄芪、党参、淮山、浮小麦各30克,白术15克,大枣10枚,生姜10克同煮汤,煮至牛肉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
综观建国以来有关药膳、食疗专著的出版面世,种类已达50余种以上,如较具影响的当局属人民卫生出版社于八十出版的《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还有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中华药膳食谱系列丛书,中华药膳防治疾病系列丛书等,为宏扬中国药膳饮食文化,都做出了大量工作,为推动养生药膳医疗保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甘农振兴团队也希望能借此方式,推广中医药膳,推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字:甘农振兴团队
图片:甘农振兴团队
指导老师:甘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