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妇科ldquo崩漏rdquo

时间:2021/3/8 18:52:13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崩漏,中医病名。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可发生在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足以影响生育,危害健康。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

张宁海医生简介

张宁海,医院妇科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学会妇科学会秘书。从事妇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对诊治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并参与编写论著二部,编写科普文集两本。擅长治疗妇科“崩漏”、“带下病”、“痛经”及“不孕症”,对“盆腔炎性包块”、“外阴营养不良”、“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及“多囊卵巢综合症”等妇科疑难杂症杂症运用三联疗法治疗具有独到的疗效。

“崩漏”的发生主要是血热和脾虚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血热的因素主要有久食辛辣食物,燥热内生;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外界邪热入里等。这些燥热邪气深入血分,热性燥烈,动而不居,迫血妄行,到行经之时,当止不止,持续流血,就会发生崩漏。对血热引起的崩漏,首先应该凉血,使“沸腾”的血液冷静下来。再往上说,追根寻源,好吃辣者须忌食辛辣,易动怒者须稳定情绪,若外感邪热则及时清散,这样没了火热的根源,血自然也就凉下来了。中成药加味逍遥丸、知柏地黄丸,中药小蓟、藕节、竹叶、侧柏叶、白茅根等,都有很好的凉血止血功效。按中医辨证治疗,经前则清热凉血,行经后数日量仍多则凉血止血,经后则凉血养血。治疗脾虚,重点就在健脾益气,增强脾的统摄能力。经前补气固摄,行经后补气止血,经后健脾益气养血。可辨证应用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等。临潼君健堂中医门诊部始建于年,于年8月医院,是西安市职工、居民、合疗、医院。

(内容来源网络)

乘车路线

1、乘坐路、路、党校车在西花园(医院)下车沿行者路向北走米即到。

2、乘路、路在燃气公司站下车,沿行者路向南走50米即到。

3、乘路、路、路、路在西安科技大学下车沿陕鼓大道向东米爱琴海十字向北走米即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zycs/924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