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百年坎坷路

时间:2021/8/20 12:42:34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来源:秦脉医药咨询

中医药起源于华夏民族与大自然生存抗争所逐步积累对抗各种疾患病痛的原始知识。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经产生了系统的中医学理论论述和中药学论述,逐步形成了由众多名医大家的理论著述与实践例证组成,卷帙浩繁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的中医药支持下,中华民族历经各种灾难困苦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始终保持了第一大种群地位。

新中国诞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制药业在几代中药人的不懈努力下,充分吸收融合了西方现代药学思想、制药技术和质量管理经验,实现了相当数量传统经典方剂的现代工业化生产。

在国家支持中西医结合、鼓励西医使用中成药政策的推动下,诸多中成药品种不仅在百姓健康维护,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和重大疾病、慢性病、西医疑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众多的中成药品种被列入各个西医临床诊疗指南,成为一线必备药物或成为百姓健康生活的必备良药。

在此过程中大批中药企业投入巨资,以西医药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开展了大量已上市中成药产品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已基本实现了对中成药产品中可能有毒副作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成分有效的控制,不仅发现了许多中药成分、组分的药效作用与作用机理,也发现了许多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

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证据表明,中医药与西医药并不天然对立,完全可以互补协同,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位列发达国家前列,作为现代药品制造和应用的先进国家日本,在废止中医中药百年之后还重新恢复了大部分曾经在日本流传使用中药成方制剂的生产,并被国际公认整体素质很高的日本西医和广大百姓广泛使用。据最新报道,日本处方药汉方制剂大建中汤已接近完成临床试验即将被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年5月,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被首次纳入。

虽然,我国中医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回顾近百多年来的历史可以发现,本该像汉唐、明清一样,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快速取得与时俱进发展的中医药,这一路走得却是坎坎坷坷。

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强势入侵,清王朝迅速衰落,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洋务运动与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在学习西方“科学”,批判中国传统“没落”文化的同时,也都将矛头指向了中医药,出现了许多否定中医,主张以西医取代中医的声音,鲁迅、孙中山、胡适、梁启超、严复都曾提出过要废除中医。

年,清末朴学大师俞樾发表了《废医论》,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颁布《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都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招致了中医界的请愿抗议。

年国民政府卫生部设立中央卫生委员会,于年2月召开第一届委员会会议,以“中医妨碍全国医事卫生”为由,提出四项废除中医的提案,分别是《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统一医士登录办法》、《限定中医登记年限》和《拟请规定限制中医生及中药材之办法案》等,内容可简单归纳为:不允许中医办学校,取缔中医药相关之“非科学”新闻杂志,逐步取消中医执照登记等。

年6月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中委石瑛等29人提议仿年制定《西医条例》拟定《中医条例》(草案)。会议中,行政院长汪精卫再次提出要废除中医中药。

解放后针对解放前医药卫生条件落后的状况,党中央制定了我国卫生工作的三大方针,其一便是“团结中西医”。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民国时期废止中医论的代表人物余云岫,提出了“改造旧医实施步骤”草案,结果是,团结中西医的政策,被解释为把中医“改造”成西医。政府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重点都是进修现代西医学。后虽有些纠偏,但此后院校培育的中医多存在中医基础薄弱等过度“西化”的问题。

60年代的“文革”,在“破四旧”口号下,全国中医界不可避免的遭遇到重大冲击,绝大多数老中医被批斗、迫害,大批中医古籍被破坏销毁。直至年新颁布宪法提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中医药存续与发展的环境才重新有了改善。

改革开放,包括中药在内的中国制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反对中医药、贬损中医药的声音也始终未曾停歇,最典型的有:

年何祚庥、方舟子等发表言论和出书批判中医是伪科学。

年中南大学的张功耀教授发表《告别中医中药》,发起了“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活动,很快就获得了数万人的签名。

年5月,前央视主持人为主,借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新闻事件,全面挞伐中医药理论的“不科学”,公开指责中药“没疗效”,指控中药企业全靠给医生回扣支持销量,更直接把生产中药注射剂比作“制毒”。

虽然对中医药“没落”、“落后”的批评、贬损一直未曾停止;虽然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中医中药发展还面临着无数的困难或险阻;虽然当前医药体制和市场环境下,中医药从源头到使用末端各环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西医药、生物医药一样的不规范问题而遭到更多的非难与指责;虽然面对与西药、生物药同样的不合理用药和发生不良反应时中医药的问题总会被夸大、被苛责。中医药人也时不时会有许多困惑、迷茫或迟疑,但中医药人的努力和探索虽显得有些缓慢,却始终没有停止不前。

主席曾多次用“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强调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性,相信在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的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授予与西医药同等地位的中医药,不会在我们这代再次被“废”,更不会消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zycs/1140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