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疾病的重点就是养生,养生的目的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但无论哪一种养生之道,都必须“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也就是要与外环境的节律同步。对于女性来说,由于独特的生理结构与生活方式,在秋冬季节,更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以藏为主,不做虚寒的冰美人。事实上,许多“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女性在秋冬季节里经常有手足冰冷的感觉。所以,秋冬季女性更要注意应季的保养,有时候也许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稍微多加注意,就可以改善体质。
为了让更多的爱美女性更好的把握冬季的养生与保健,百年中医老字号——杭州太和堂将于本周日(11月16日上午9:30-11:00)在太和堂二楼中医药博物馆道场内举办膏方养生论坛第三次讲座——由膏方名医讲师阚霖生主讲的“爱美女性秋冬调养之法”,对秋冬季养生保健需要注意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疾病预防,以及相应的膏方养生进行详细解说。
不要做什么?
1、不穿过薄或暴露的衣物
许多爱美的女同胞即使在冬天里也喜欢穿短裙或短裤,或因为怕显得身材臃肿,只是穿上薄薄的一层衣服,以保持其体态风度。但如果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冬天藏为主,身体肌肤要避免暴露在外界。虽然爱美是年轻女性的通病,但即使爱美,也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如果习惯在冬天里也穿着薄薄的衣物,年轻时可能影响不明显,但年纪大了,可能容易引起关节炎,女性的许多妇科疾病如痛经、甚至不孕也有可能是因寒而起,而内科的一些病症同样可能是受寒引起的。长期“美丽冻人”的女性们,以后可能带来的麻烦却很多。
2、不要在秋冬季减肥
爱美的女孩子们,一年四季都想减肥,而各种减肥广告总是诱惑着女人们说:秋冬季里赶紧减肥,春天一到,又能穿轻薄而显露身材的衣服了。但是,秋冬季是减肥的季节吗?
事实上,无论是节食、运动或者药物利尿的减肥方法,都是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热量而减肥,中医属于“泄”的范畴,不适于在秋冬季里进行。在自然界,小熊都懂得要在冬天时吃得胖胖的,以顺利过冬,可见,其它生物自有适应自然的生存方式,难道人类反而不能做到吗?
3、不要过量熬夜
秋冬季里黑夜时间长,白天时间短,人们也应顺应自然,增加睡眠时间,方可补养元阴元阳。事实上,秋冬季熬夜的伤害比平常更大,最好尽量不要晚睡。
人们都说女人如花,秋冬季讲究“闭藏”,讲究“去寒就温”,就比如冬天保护培补好“元阴元阳”这条根,来年春夏才会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4、避免“冷”健身
冬泳、冷水浴,听起来似乎很健康。但从中医的角度看,其实并不适合女性。阚医生说,现代多数女性因为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规律,体质以偏虚为主,冬泳尤其不适合。事实上,无论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其实身体要耗费很多的阳气去抵御寒冷,对本来就体质偏虚的女性来说尤为不宜。如果长期采取“冷”健身的方式,甚至还容易引起一些内科、妇科疾病,所以说“去寒就温”是冬季养生的不二法则。
当然,如果喜欢游泳,到温水游泳池里游泳也是健康的运动方式。另外,在冬天里,适当泡温泉有益身心。
5、不要做出汗太多的运动
运动有益身体,但如果从养生的角度上看,在秋冬季里不要做太过激烈、出汗太多的运动。中医认为,汗液属于“津液”范畴,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易造成“气津两伤”的格局。冬季以“封藏”为本,是需要“保存实力”的季节,阳气外泄,津液损伤,容易出现易疲乏,易感冒,头晕,手足冰凉的症状。
除了运动,其它可能大量出汗的活动也不宜多做,例如桑拿,无论湿蒸还是干蒸,都会造成汗水大量流泻,同样不利养生。
同样的道理,做全身的保健,例如全背拔罐,这是一种利用膀胱经排毒的方式,对于体质偏虚的女性朋友,很可能因为泄得太过而耗伤人体的气血,不利于冬季“封藏”。
而至于适宜运动量的限定,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经常运动的人也许打半天羽毛球都没出汗,而很少运动的人稍稍活动就全身是汗了。
应该做什么?
秋冬季有其气候特点,气候寒冷,植物的营养归于根部或种子里,而人体的阳气归于体内。人体内阳气足,则消化力强,最容易消化吸收营养。那么,秋冬里应吃些什么、进行哪些养生的活动,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吃动物类的补品
中医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说春夏之际,阳气随自然界的生发之势外越而内虚,应食温热以补外越之阳气;秋冬阳气随自然界敛藏之性内收而内盛,可以食用滋阴补益之品。所以,动物类补品在冬季食用最为适宜。比如燕窝、阿胶等。
2、沐足
冬天不宜做全背拔罐等排毒功效的保健方式,但适合沐足。冬天的养生关键是避寒,而“寒从足生”,保持足部的温暖才有助于身体温暖。另外,足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要穴,沐足可以起补肾的功效。沐足时,可以用川椒10克、食盐10克煮水,放进高桶里,热水至少要泡到小腿部位。在睡觉前泡20-30分钟。
食疗建议
冬令进补已是家喻户晓。具有补阳功能的食物有:羊肉、鹿肉、海马、韭菜、核桃仁、虾、泥鳅等,具有滋阴功能的食物有:芝麻、木耳、松子、蜂蜜、鱼鳔、燕窝、蛤蜊肉、山药等。
当归生姜羊肉汤:
做法:当归30克,生姜60克,羊肉克
将当归、生姜洗净切片,羊肉去除筋膜,置沸水锅内稍烫,捞出冷却后横切成长短适度条块,然后将羊肉与生姜、当归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炖至羊肉熟烂。
效用:温阳和血散寒止痛。对慢性腹痛、女性痛经、手足冰冷有较好的作用。
阿胶膏:
做法:阿胶两块(60g-g),敲碎,放入黄酒(ml-ml)里浸泡一到两天。另以老姜切成细沫,晾干。等阿胶溶解后,加进老姜、枸杞、枣、圆肉等,再放到蒸炉,隔水蒸炖,要注意每过一段时间用勺子搅拌,以防止阿胶粘锅。约1小时左右,阿胶蒸得粘稠均匀后,拌进蜂蜜(1-2汤匙,视各人口味而定)。每日早晚1汤匙空腹直接服用或开水冲服,女性朋友可在月经干净后加大服用量(每日晨起1-2汤匙,晚2-3汤匙),月经期间停服。
效用:温经补血,养颜润肤,对血虚经少、面色苍白或暗哑无光泽、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特别提醒
预防秋冬季抑郁症
心思细密的女孩子,因为秋冬季里寒冷凋零的环境,运动也较少,容易引起情绪的低落、烦躁,这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秋冬季抑郁症”。秋冬季抑郁症多发于女性,特别是感性的女孩子。所以,女同胞们要注意主动调适自己的心情,保持心境的平和。
下期讲座预告
讲座内容:爱美女性秋冬调养之法
时间:11月16日(本周日)9:30—11:00
地点:杭州市上城区劳动路号太和堂二楼中医药博物馆道场
主讲人:阚霖生主任
—87068
特别福利:报名到场即赠送女性养生礼品一份
大型名医膏方义诊(名医义诊,一人一膏方)
太和堂内举行6次义诊
备注:专家排名不分先后。以上安排如有变动,会在太和堂一楼大厅进行通知,具体以太和堂大厅通知为准,或 名医膏方养生论坛讲座(经典传承保质保量)
地点:太和堂二楼中医药博物馆道场内
备注:专家排名不分先后。以上安排如有变动,会在太和堂一楼大厅进行通知,具体以太和堂大厅通知为准,或 太和堂专家坐诊一览表
备注:专家排名不分先后。以上安排如有变动,会在太和堂一楼大厅进行通知,具体以太和堂大厅通知为准,或 通过 通过 浙江老字号杭州太和堂
太和堂溯源:百年中医老字号——杭州太和堂,创始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年历史。坐落在上城区劳动路号,毗邻商脉繁华的南宋御街和风景怡人的西子湖畔,环境古朴典雅,占地面积达平方米。创始人王芷庵(字敬识),曾担任过乾隆、嘉庆两朝皇帝的御医,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名医和易学大师。
今日太和堂:太和堂老字号的现任掌门人深入研究王芷庵对于中医的理解和经验,设立太和堂国医馆、保留太和堂国药号、开设太和堂经络调理馆,建成江浙地区最大的中医药文化历史博物馆,还成立中医养生研究院,旨在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文化,将王芷庵济世之方要传承发展,今日太和堂人将谨遵“医者同心,岂因人贫而偏待;病患无常,莫为药贵而吝施”之祖训,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济世的情怀造福于世人,继写两个世纪的中医传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