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吧净化初显成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的普及,我国吧市场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有合法吧近12万家,计算机终端500多万台。吧在使人们享受到络时期的快捷与乐趣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吧违法经营和黑吧问题突出,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大幅下落
9月20日,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在联合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经过各级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努力,目前,全国吧总量得到控制,结构得到调剂,市场秩序初步规范,大众反应强烈的黑吧和吧接纳未成年人等现象已得到初步遏制。
文化部市场司司长庹祖海说,在吧管理工作中,各级文化部门对吧接纳未成年人行动坚持严管重罚,效果明显。北京市在今年的集中整治吧专项行动中,依法撤消了8家容留未成年人上的吧的经营许可证,有力震慑了违法经营。在今年7月至9月的文化市场“集中执法季”中,文化部前后派出10几个督察组赴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1500多家吧进行暗访,发现与以往相比,吧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大幅减少,特别在大城市几近见不到未成年人进吧。目前上海市吧接纳未成年人现象的发生率已降至1%左右。
庹祖海也指出,当前在中小城市、县城和农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下一步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检查和执法力度。
不过,庹祖海认为,青少年进入吧的缘由比较复杂,不能1出了问题,就把板子打到吧身上。除政府部门加强监管以外,家长和学校也要负起监督和教育的。
大批黑吧被取消
国家工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司长刘俊臣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把查处黑吧作为强化吧源头治理的重要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据对全国31个省市区工商局的不完全统计,仅2004年,各地就累计出动工商执法人员88.1万人次,检查已登记的吧30.9万户次。其中,查处取消无照经营的黑吧4.7万户,没收专门用于无照经营的电
公安部公共信息络安全监察局副局长赵林说,今年以来,全国公安部门共检查吧1.4万家,配合有关部门取消黑吧5000多家,全国11万家合法吧都已通过公安部门的消防检查,安装了络监控软件,绝大多数合法吧都能自觉实行上实名登记制度,自觉保存经营日志。
赵林认为,目前黑吧所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值得引发重视。他说:“黑吧平常管理混乱,已成了新的藏污纳垢之所。”据广东省公安厅对6445名看守所在押人员的调查,34%的在押人员有上的习惯,而其中94%常常在黑吧上。近几年,因络聊天、络游戏引发的口角、打架等问题日趋增多。
刘俊臣同时也指出,随着各地强化吧管理,黑吧多开设于城乡结合部和农村乡镇、村落的居民住宅中,查处难度加大。以学校络教室、计算机房、电子竞技馆等名义变相经营吧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学校内的上场所管理亟待加强。由于受地方保护、执法手段的影响和制约,基层在查处吧违法经营和黑吧的进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少数地方还存在暴力抗法的现象。
络文化管理需要政策统一
据有关部门调查,当前,在吧中最主要的上内容是络游戏,60%以上的上者都是在玩络游戏;而络游戏最重要的传播、消费途径是吧,60%左右的玩家和收入来自吧,所以二者已构成了鱼水相依的共生关系。
庹祖海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吧管理的问题,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络游戏等络文化内容管理上的问题。
庹祖海说,目前络文化市场上下游产业政策存在尺度不统一的现象。一方面是对吧的管理日趋严格,另一方面是许多地方把络游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点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发展游戏产业无可厚非,但是游企业从吧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却不需要为由吧引发的社会问题承当。”庹祖海认为,这类现象影响到法制和公平原则,应当统一络游戏和吧的管理政策,改变目前这类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
吧管理气力亟待加强
庹祖海说,当前文化市场管理任务日趋沉重,人员匮乏,经费紧张,影响了公正执法。尤其是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庹祖海认为,要真正实现对吧的长效管理,必须依托1支稳定的管理队伍。吧管理工作科技含量高,对人员素质要求也高,吧管理气力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