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案没有用瞎说学中医,医案最重要

时间:2020/10/17 20:34:57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导语:近现代崇尚科研的人士,许多对中医医案不屑一顾,动辄反诘谓“可重复性”及“随机对照双盲”,对于没有随机对照双盲大样本的研究文章,就不承认其学术价值。甚至有人认为中医医案是偶然性的临床特例,没有科学价值。近几十年绝大多数中医药学术期刊皆以现代科研标准来审核中医类文章,传统的中医学术文章比较少见。传统中医学术的交流讨论略显不足。关于医案,略述其要,抛砖引玉,供同道参考。

1.医案的意义

中医诊疗与西医不同。西医临床之要,在于对疾病的科学认识和临床证据,治疗则在于既有的经科学研究制成的药物。而西药本非自然界原有之物,乃人工研制的新化学物质,且其固有之毒副作用,大多数对人体的伤害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即使在有足够疗效并且也满足安全性要求的情况下,西药在一定时期的临床应用后,必须要进行疗效与安全性的回顾性研究。几乎所有中药都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经过了中国人数千年生活应用和医生临床观察使用,验证了其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并且积累了安全有效使用一些特殊有毒药物如甘遂、大戟、芫花、砒霜等的方法和经验。现代实验室的安全和疗效实验,因为其现有研究思路方法的局限性,往往与中医真实临床实践用药并不一致,或可以作为用药的参考,但临床意义有限,不是必要和绝对的。

很多反中医人士经常批判中医医案。但是“隔行如隔山”,不做临床,就难以正确理解中医理论。中医医案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现代西医药研究方法意义上的科学,他是中医学术临床传承的重要形式。章太炎言:“中医之功,医案最著。”盖中医医案之用,在于供学者、临床医家学习。虽不符合现代医药学临床研究随机对照双盲及大样本标准,但是却符合中医自身独有的临床个性化诊疗的方法学特点,自有其精神所在。从古至今,中医治病救人、有效服务临床的责任没有变,临床、教育、科研应该有合理的分工和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医案的重要性,不应该被忽视。

2.做医案与写医案

中医临床的关键,在于通过辨证明确处方用药或针刺治疗作用的方向,阴阳脏腑之所偏、寒热虚实之部位,继而处方用药、选穴。中药临床安全问题,大多由于不谙中医药理论、不懂中医辨证论治、误辨寒热虚实所致,责任多在用药的人,而不在药物本身。用现代化学的标准来要求和认识中药违背中医临床规律,不利于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对于大多数临床中医师,人人做中医随机对照双盲大样本临床科研可能未必现实。但是认真诊治每一个患者,写好临床的医案,在医案书写中训练自己的临床思维,提高四诊、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水平,总结整理治疗经验,探索疑难病症诊治思路,是可能的。

3.学中医与读医案

中医医案是中医医生记录临床所治疗的典型、复杂、疑难病案例,供自己、同道、后人参考学习。通过医案,很多中医大家的临床经验、思路方法、学术思想得到传承,很多中医学生得其引导进入中医临床之门,很多医生在临床诊治疑难危重病症之际得到启发。

故中医医案,如镜像可鉴,知临床之得失;如名家法帖,可为临床之参考,尤其当中医学子欲入临床之门而缺乏明师指导,则古今医案诚中医学生的引路人。余多年来习惯早晚读医案一二则,使耳目常新,启迪临床思思维。

4.择案而读

故学中医者,当于学习中医经典之外多读医案。而医案之意义,则在于示人以辨证论治之规矩,临床随机活法之变通,理法方药之依据。

读医案当善择明医良案。对前人医案之得失,亦当善加察审。读医案之过程,当善于在阅读中还原临床之场景,设身处地,辨病辨证,理法方药,不可马虎。借医案深入思考,增长阅历与临床功夫,不然徒识文字而已。

因此,有一本适合自己的医案就很重要了,下面介绍几本畅销医案书,相信总有一本合你的口味。

史上最全医案

《中医历代医案选》是在查阅了历代中医两千多种主要著作的基础上,从其中的多种,包括医案专著、各科和综合性医籍中,筛选了医案例,其中内科例、妇产科例、儿科例、外科例、五官科例,经分类、标点、注释而编成。

(扫码购书)

《本草纲目》的参考医案

《濒湖医案》早于《本草纲目》而成书,出自《本草纲目》引据书目,故李时珍在编撰《本草纲目》过程中将该书作为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濒湖医案》中的所有案例李时珍一定会应用于阐明药效、释解药理。

通览《本草纲目》全书,具有医案特点的病案多附于有关药物的“发明”之中,这些病案书写严格,四诊八纲、理药皆备,药证相符,犹如一篇精短的“以药类案”论文。

(扫码购书)

叶氏精华医案

《叶氏存真医案》由其玄孙叶万青取家藏方案及《天元医案》中所载叶案等予以辑刊。全书不分类别,以内伤虚劳病案为主。辨证确切,随证立方,自有良好疗效。文字质朴无华,很少斧凿痕迹。可供临床参考。

彭宪彰对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学术思想的研究造诣颇深,他从《叶氏医案存真》的验案中于个人有所体会者选出一百案,引用《内》、《难》、仲景及汉代以下诸名家之说,以及《临证指南医案》等文,融会己见,用浅显文体,加以疏注、解释,畅发其中奥义,以资后学借鉴。

(扫码购书)

各经典学派医案

这套《学术流派医案系列》以派为纲,以医家为目。

《伤寒学派医案》

(购书扫码)

《河间学派医案》

(购书扫码)

《易水学派医案》

(购书扫码)

《温病学派医案》

(购书扫码)

《汇通学派医案》

(购书扫码)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原创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和文中图片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0,欢迎投稿唠嗑。

●名医成才与诵读经典nbsp;(对97位名医读经典的分析)

●岳美中:当读的古医书(十分全面,感恩!)

点阅读原文,一键进入中医书院商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yjj/829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