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中医书不挑出版社呵呵

时间:2020/8/2 14:23:10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合肥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篇原创文章

最近有一篇《买书不挑出版社的都是山炮》的文章,读之令人感触颇深。不过人文类图书是所有读书人喜闻乐见的,而中医书作为一个很小的领域,是不是随便买了就行了呢?

当然也要挑。

为什么要挑?书生想到很多年前在宿舍里,有位同学拿着刚入手的一本中医书,指着一行字问:“这个词不能理解”,书生一看“之力”二字,也是一脸懵逼。不过正好手头有另一家出版社的同一本书,赶紧打开同一篇章该词的位置,原来是“乏力”。

中医的精华在于古籍,古人又没有版权,这块肥肉谁都想分,但高水平的人就那么点。如果买了错字连篇、漏洞百出的版本,岂不心塞?

近现代的名医医案、医话、医论也在大规模地开发,各出版社又施展了哪些本领?

作为读者,心里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在此分享给大家。当然,仅仅是个人看法,难免掺杂个人偏好,欢迎补充,不喜就是喷我也没办法。

隶属于国家卫计委的中央级出版社,成立于年。

医药行业龙头,占据有利地形,容易汇集大师的著作。

能组织大规模高质量丛书出版,尤其是古籍点校类。比如年开始的“中医古籍整理丛书”系列,用十年时间打造了新中国水准最高的中医古籍整理图书,这套书在旧书市场上甚至成为收藏品。幸亏近年来开始重刊。类似情况还有“梅花版”,都是业内传奇。

资源丰富,重刊一些老中医旧书也能碾压别人。

用纸和印刷都比较好。

装帧设计有些刻板单调。

部分书保持繁体字,普通读者看着费劲。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素问校注》《难经校注》《黄元御医集》《东垣医集》等几十种)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岳美中、蒲辅周、关幼波、赵炳南、施今墨等著名老中医经验集)

“梅花版”(《注解伤寒论》《温病条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金匮要略方论》《湿病论》)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脾胃论》《类证治裁》《张氏医通》《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宗金鉴》等几十种)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周仲瑛内科学讲稿》等几十种)

“国医大师医论医案集”(《邓铁涛医案与研究》《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路志正医林集腋》等)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系列

“湖湘当代名医医案精华”系列(《李聪甫医案精华》《刘炳凡医案精华》《周慎医案精华》等)

“近现代名中医未刊著作精品集”系列(赵桐、陈耀堂、李汉卿、姚国美等)

《中医方剂大辞典》

《汗法临证发微》

《火针疗法》

《临证脉学十六讲》

成立于年,现属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医书籍方面,能始终与人民卫生分庭抗礼者,唯有上海科技。这两家在错字率最低,印刷、纸张质量都保持了最高。

五版教材是三十多年的经典,仍然畅销。

该社对辞书是真爱。

对清、近代中医名家作品的整理与出版非常重视。

近年对影印孤本也颇下工夫。

一直对沪上名医有各种荟萃。

装帧排版常有文艺范儿。

古籍点校类丛书较少。

“名家临证医著重刊”(《谦斋医学讲稿》《针灸治法与处方》《金匮要略通俗讲话》《病机临证分析》等)

“明清医案精选”系列(《吴鞠通医案》《王旭高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谢映庐医案》等)

“承淡安针灸经典”系列(《中国针灸学》《承淡安针灸选集》《子午流注针法》等)

“陆瘦燕朱汝功针灸集成”(《论经络》《论刺灸》《论腧穴》《针灸医案》)

“近代国医名家经典案例”系列

“近代中医未刊本精选”系列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系列

“江南名医医案精选”系列(丁甘仁、程门雪、黄文东、张伯臾等)

《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

《中华海洋本草》

《伤寒论译释》

《金匮要略译释》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灵枢译释》

《难经译释》

《腕踝针》

《金陵本本草纲目新校正》

《实用中医内科学》

《实用中医妇科学》《实用中医外科学》

成立于年,直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专注于中医。

在较长的时间内与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同质化。

近年来似乎找到了荟萃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方向。

选题有时尚感,市场把握度较好。

规模确实很大,错字之类问题较多。

纸张有时候不好。

“中医经典文库”(《内经知要》《诊家正眼》《本经逢原》等多种)

“本草必读丛书”(《证类本草》《汤液本草》《本经疏证》《本草思辨录》等十几种)

“百年百名中医”系列(邓铁涛、周仲瑛、朱良春、干祖望、董建华等一百多种)

“中医师承学堂系列”(包含“中医新课堂”“经方师承大学堂”“中医名家绝学真传”三系30多种)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扁鹊心书》《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

《名师经方讲录》

《临床应用伤寒解说》

《曹颖甫医学三书》

《郭霭春中医经典白话解系列》

《岳美中经方研究文集》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平脉辨证脉学心得》

《焦树德临床经验辑要》

成立于年,隶属于九三学社中央。

九三学社的背景,使得该社的人文气息较重。

翻译日本汉方医出版较多。

装帧较明亮,喜欢印大字。

可能是为了避开大出版社,所以选题往往有小众感。

也常有错字。

“快意读医案系列”(《吴门治验录》《寓意草》《易水四大家医案类编》《问斋医案》等)

“伤寒论著十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论类方》《伤寒论集注》等)

“本草经典论著十人书”(《本草经解》《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皇汉医学丛书”(《腹证奇览》《北山医案》《类聚方》等)

“日本汉方腹诊选编”(《伤寒派腹诊》《难经派腹诊》等)

“日本汉方医学丛书”(《针灸真髓》《伤寒论新解》等)

“中医四诊典籍校注系列”(《望诊遵经》《脉理求真》《四诊秘录》《望色启微》等)

《唐容川中西汇通医学文集》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章太炎先生论伤寒》

“中医火神派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

成立于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

作为老资格中医专门出版社,做出了长期贡献。

印刷与纸张质量都有不足。

点校中医图书与其他出版社缺乏差异性。

影印珍稀古籍尚可算作亮点。

总之,很努力,但亮点缺乏。

“种珍本古医集校注集成”(《本草汇》《高注金匮要略》《医林绳墨》等)

“古医籍稀见版本影印存真文库”(《考证注解伤寒论》《玄机活法》《妇科宗主》等)

《马继兴医学文集》

《谢海洲医学文集》

《素问指归》

《医灯续焰》

《黄帝内经注证发微》

成立于年,隶属于解放军总后勤部。

中医图书出版量很大。

价格普遍实惠。

对民间医的挖掘有一定力度。

存在量大而品质不够高的情况。

装帧平平,质地较轻,喜欢用小开本。

“中医临床家学术经验传承录”(《张志礼医话验案精选》《李济仁痹证通论》《李济仁痿证通论》《李济仁新安名医方论》等)

“中医古籍必备丛书”(《女科经纶》《冷庐医话》《医学启源》等)

“华夏中医论坛丛书”(《杏林心语》《中医传薪录》《医方拾遗》《医术推求》等)

《名医真言录》

《谢锡亮灸法》

《李可医案处方集》

成立于年,直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也有多套中医系列出版。

整理了不少其他社没有涉及的估计。

常有错字,印刷、纸张质量平平。

考试用书特别多。

“国医大师亲笔真传系列”(《任继学医学全书》《张琪脉学刍议》《张学文论治瘀血》《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等)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理瀹骈文》《本草乘雅半谒》《饮膳正要》《四诊抉微》等)

《伤寒论类方汇参》

《耳针疗法》

《焦树德方药心得》

《临证本草》

成立于年。

整体实力雄厚,但对中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yjj/753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