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须知
煎药器具: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其次可用白色搪瓷器皿或不锈钢锅。煎药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
加水多少: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煎前浸泡:中药饮片煎前浸泡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允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损、破环过多。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物可漫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
煮火候及时间:煎一般药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散沸状态。感冒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用武火迅速素沸,改用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骨角类、贝壳类、甲売类药及补益药,一般宜文火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煎煮次数:一般来说,一剂药可煎煮三次,也有的药仅煎一次即可。
入药方法
难溶于水的药物,如磁石、牡蛎等矿物、贝壳类药物,应先入煎30分钟钟左右再纳入其它药同煎;有毒药物应先久煮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如薄荷、白豆蔻、砂仁,大黄、番泻叶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将成时投入,煎沸几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等药甚至可以直接用开水泡服。
如蒲黄、海金沙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车前子、葶苈子等药材煎煮时容易粘锅、糊焦;辛夷、旋覆花等药材有毛,对咽喉有刺激性,这几类药入药时宜用纱布包裹入煎。
如人参等贵重药物宜另煎,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造成浪费。服用时可与其他药物兑服。
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药及竹沥等汁液性药材,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
服药时间
①因空腹或饭前服用,有利于药物的消化吸收,故多数药都宜饭前服用。
②饭后服用能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故胃肠道不好的患者应饭后服用。一般无论饭前或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在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与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
③此外,为了使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药还应在特定的时间服用:如安神药用于治失眠,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药;治便秘的缓下剂亦宜睡前服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