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5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现将重点问题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制定《暂行办法》?
《中医药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安全风险拟订本款规定人员的分类考核办法,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发布。”这一规定对中医医师资格管理进行了改革创新,通过师承、家传等非学历教育方式学习中医的人员,经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为做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起草了《暂行办法》并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审核后正式发布。
二、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五年,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二是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推荐医师不包括其指导老师。
根据《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核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具有医术渊源,在中医医师指导下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或者《中医药法》实施前已经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的;二是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并得到患者的认可;三是由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三、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把握的原则和主要考核内容是什么?
考核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注重风险评估与防范,对具有一定风险的中医医疗技术,由考核专家综合评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二是注重分类考核,针对参加考核人员使用的技术方法,分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设计考核内容、考核程序、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要点。三是注重效果评价,由考核专家根据参加考核人员的现场陈述和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包括病案记录、录像资料、图片资料等),综合评议其医术是否确有疗效,现场把握不准的,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核验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内服方药类,围绕其擅长治疗的病证范围,重点考核对中医理法方药和用药安全知识的掌握。考核程序分为医术专长陈述、现场问答、诊法技能操作和现场辨识相关中药等。
外治技术类,围绕其使用的外治技术,重点考核技术原理、适应症、操作规范及安全风险防控方法或措施等。考核程序分为医术专长陈述、现场问答、外治技术操作等。
四、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核内容是什么?
《暂行办法》规定,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采取专家现场集体评议方式进行,以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为主,必要时采用实地调查核验等方式评定效果。为确保考核公平公正,防范考核舞弊风险,规定考核专家人数为不少于5人的奇数。
五、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由什么部门组织?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考核时间提前三个月向社会公告。《暂行办法》发布后,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据此制定本省(区、市)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自年起组织本省(区、市)考核工作。
六、中医(专长)医师的执业范围是什么?
按照考核专家认定的考核结论确定执业范围,包括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中医(专长)医师应当在执业范围内开展执业活动,例如考核的是中医正骨,就只能注册中医正骨,不得超出考核范围进行注册和执业。中医(专长)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只提供中医药服务。
七、中医(专长)医师的执业地点是怎么规定的?
按照《中医药法》规定,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取得医师资格并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考虑此类人员的医师资格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且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多成长于当地,在当地群众认可度高,应当鼓励其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因此《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中医(专长)医师在其考核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内执业。中医(专长)医师跨省执业的,须经拟执业机构所在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同意并注册。
八、如何与《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等其他有关制度相衔接?
一是与《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令第52号)的衔接。卫生部令第52号继续实施,保留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原渠道不变。《暂行办法》实施前已按照卫生部令第52号规定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和《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可以申请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也可以申请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师承出师人员需继续跟师学习满2年)。
二是与《关于做好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衔接。已纳入乡村医生管理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可以申请参加考核,也可继续以乡村医生身份执业。自《暂行办法》施行之日起,不再开展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的通知
国卫医发﹝﹞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促进中医诊所建设和发展,组织实施好中医诊所备案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中医诊所基本标准》适用于备案管理的中医诊所,是举办备案中医诊所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适用于提供中西两法服务和不符合《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服务范围或者存在不可控的医疗安全风险的中医(综合)诊所,是中医(综合)诊所执业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是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校验的依据。
二、原卫生部印发的《中医诊所基本标准》以及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同时废止。
三、原卫生部印发的《民族医诊所基本标准》同时废止。民族医诊所的管理参照《中医诊所基本标准》和《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年12月1日
中医诊所基本标准中医诊所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服务,以及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服务的诊所,中医药治疗率%。
一、人员(一)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3年,身体健康;
2.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经注册依法执业,身体健康。
(二)开展中药饮片调剂活动的,至少有1名具备资质的中药技术人员。
二、房屋(一)房屋相对独立;
(二)诊疗区域布局合理,符合卫生学布局与流程;
(三)至少设置候诊区、就诊区;(四)面积满足功能需要,并应当根据开展的诊疗范围不同具备下列条件:
1.开展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调剂服务的,服务区域应当相对独立;
2.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的,应当设置独立的治疗室。
三、设备(一)基本设备:诊桌、诊椅、脉枕、紫外线消毒设备、污物桶等;
(二)有与开展诊疗范围相适应的其他设备(包括中医诊疗设备)。
四、有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中医药技术操作符合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有关规定。
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中医(综合)诊所是指以提供中医药门诊诊断和治疗为主的诊所,中医药治疗率不低于85%。
一、人员(一)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身体健康;
2.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经注册依法执业,身体健康。
(二)开展中药饮片调剂活动的,至少有1名具备资质的中药技术人员。
(三)设置医技科室的,每室至少有1名相应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房屋(一)诊所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卫生技术人员人均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
(二)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开展有创性治疗的,应当设置观察室和处置室;
(三)各功能区域相对独立,符合卫生学布局与流程,每室(含中药存放、调剂区)不少于10平方米。
三、设备(一)基本设备:诊察床、诊桌、诊椅、脉枕、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高压灭菌设备、污物桶、紫外线消毒设备;
(二)有与开展诊疗范围相适应的其他设备(包括中医诊疗设备)和必要的急救设备。
四、有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制定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中医药技术操作符合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有关规定。
下面给大家补充一下中医专长证书和中医医师资格证证书的区别
中医确有专长证近几年来都有在考试,具体考的是理论+实操
中医确有专长证是注册不了门诊的,只能一年之后考中医助理医师,五年之后考执业中医师(中医确有专长证只是给没有学历的学员提供的一种考执业中医师的途径).
中医确有专长证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
拥有师承/确有专长的人员可以考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
以上人员考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不再进行考试,而是以“考核”的形式举行,考核通过即可拿证。
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每年都分为规定学历和师承/确有专长考生,中医本身就是很特殊的职业,我们都知道医术高的中医都是靠经验积累的,所以我们看中医的时候,往往都是觉得年纪大的医生,医术会比较好,而中医职业的另一种特殊性就是,早年间学习中医都是拜师,等到学到一定的技能之后就可以出师了,但是这一类人群擅长的病症比较窄,学历也不高,所以才会叫确有专长,但是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内容有比较广泛,导致这部分考生很难通过国家中医医师考试。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终于要出政策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改“考试”为“考核”,实行专家评议方式,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对实践技能和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考核。专家人数应当为不少于五人的奇数。
解释:这种规定对师承/确有专长的人员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现场评委对考生进行考核,你会什么,你的特长是什么,他们就考你什么,这样的话,是不是就很容易通过考试了,但是你的执业范围可能就是你擅长的范围,比较窄,但是是国家承认的,所以有了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在自己擅长的范围执业,即正规,又合法。
赵文华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当天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说,我国民间长期以来存在很多从事多年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无法通过统一考试取得医师资格的情况。
按照此前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实践技能和综合笔试的方法进行,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改“考试”为“考核”,采取专家现场集体评议的方式进行考核。这一规定是中医类别医师准入制度改革的突破,更符合中医药的学术特点。
换句话说,“就是你会什么,我们就考什么,考什么,将来就用什么”。“赵文华说,经过专家评议通过后,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直接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按照考核专家认定的考核结论确定执业范围,包括能够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和具体治疗病证的范围。根据办法,中医(专长)医师应当在执业范围内开展执业活动。
1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或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两种报考条件2选1即可。但学习或实践活动要达到5年,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患者认可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由至少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
根据参加考核者使用的中医药技术方法分为内服方药和外治技术两类,考核两类内容可以2选1。如果所考专长的治疗方法以内服方药为主、配合使用外治技术,或以外治技术为主、配合使用中药的,还要考核增加的相关内容。
中医专长医师已经不是笔试考试了,是专家现场考核。实行专家评议方式,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性中医医术实践资料评议、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对实践技能和效果进行科学量化考核。专家人数应当为不少于5人的奇数。
考核通过发什么证?能不能开诊所?考核合格者,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颁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然后在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注册申请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即可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注:按老政策考的《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仅作为报考助理医师的凭证,不能直接注册行医)
本省考的他省能用吗?
中医(专长)医师原则上在其考核所在省(区、市)辖区内执业,拟跨省(区、市)执业的,需经拟执业所在地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同意并注册。
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哪些项目?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针灸学
考核对象中医特色疗法,一技之长人员;经临床效果验证的中医秘方传承人员;乡村医生、护理检验、健康养生等从事中医临床的从业人员;跟十多年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中医从业人员;行医多年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西医改学中医想从事中西结合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