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的女性都深受痛经困扰,每当行经时,特别来月经的前两天会出现的剧烈的腹痛、腰酸、下腹坠胀甚至头晕、低血压、面色苍白及出冷汗等不适,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每月一次的“折磨”令人烦躁。那么女性痛经应该怎么缓解呢?古往今来,许多女性都非常信任中医对妇科病的治疗,痛经就是其中一种。中医认为,痛经症型多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热、气血不足、寒邪滞凝和肝肾亏虚所致,当以理气化瘀、清热除湿、益气养血、活血散寒、补益肝肾为治疗方法。为此“家庭中药师”为您根据不同的症型推荐不同的药膳食疗方。
一、益母草香附汤(气滞血瘀型)
症状:除经痛外,还常常伴有腹胀、排便不顺等情况。此外,患者还可能伴随经前乳房胀痛,血液循环较差,肤色暗尘,皮肤干燥,月经来时会有血块等症状。
材料:益母草30g、香附各15g,鸡肉g。
做法:将鸡肉、益母草、香附等材料加适量的水煲汤,即可饮用。
功效:理气化瘀止痛。特别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人群使用。
二、金钱草茵陈茶(湿热蕴结型)症状:经前或经期会小腹痛,有灼热感,可能还出现暗红色月经,月经质稠、有块状,或者没有月经时白带黄稠、阴部瘙痒。
材料:金钱草15g、茵陈10g、山楂5g。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茶煲中,加适量的水煎煮十五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止痛。特别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痛经的人群使用。
三、当归羊肉煲(气血虚弱型)
症状:容易疲劳,经痛不是剧痛,而是沉沉的、绵绵的痛,容易头晕或轻微头痛。除了痛经外可能还伴有贫血,脸上较无血色,说话有气无力等症状。
材料:当归15、黄芪15g、陈皮5g、羊肉。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锅中熬汤,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益气血、活血祛瘀。特别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的人群使用。
四、生姜艾叶茶(寒凝血瘀型)
症状:四肢冰冷,痛经时热敷腹部比较有效,腹部吹到冷风痛经加重,每次月经量也比较少。
材料:生姜30g、红糖15g、艾叶15g、红枣3颗。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茶煲中,加适量的水煎煮十五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特别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人群使用。
五、枸杞杜仲汤(肝肾不足型)
症状:与气血虚弱相似,但肝肾不足的女性来月经时容易腰酸。
材料:枸杞子30g、杜仲15g、黑豆30g、猪尾骨一条。
做法:将上述药材与猪尾骨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煲汤。
功效:滋补肝肾、强腰膝。特别适用于肝肾不足型痛经的人群使用。
贵阳白癜风医院怎么治疗白癜风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