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医话
○
近年来,随着“治未病”思想深入人心,“能食不药”、“食疗不愈然后用药”的预防手段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时尚,食疗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保健养生的新宠。但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时常有病人询问:食疗与药膳是不是一回事,而事实是包括一些中医师在内的很多人往往把食疗和药膳混为一谈,不仅误导了食疗的正确使用,还使中医这一特殊防病治病技术出现了低俗化趋向。
从逻辑上讲食疗与药膳的关系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食疗是上位概念,它是指在中医师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食物药化后来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药膳则是在食疗过程中,中医师根据病变情况对药化后的食物进行合理搭配,依制化裁而成的防治疾病的特殊膳剂。言食疗,必然包括药膳,言药则只指食疗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膳剂。
“食疗”在中医学里与“药疗”是一个对应的概念。这两个“疗”字不管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食疗之“疗”与药疗之“疗”在临床上都有一个诊断、辨证、施治、遣膳(方)、用食(药)的完整过程。药膳则仅仅是在食疗的施治过程中被中医师依制调剂的膳剂,相当药疗中的方剂,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加减化裁。
由药化食物组成的膳才能称为“药膳”,而食物的药化是食疗的重要环节。为什么百姓用生姜时是调料而没有治疗功能,医师用它就成产生了治疗作用呢?有人说它是“药食两用”之品,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那么,粳米、苦瓜之类的纯食物在食疗中显现的治疗作用又如何解释呢?之所以医师能用生姜、粳米、苦瓜之类食物治病,是因为中医师对这些食物进行了药化处理使之具备了药物的特性。什么是“食物的药化处理”呢?简而言之就是,中医师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归经等中药特有的药理检测方式,对食物的功能、性质进行转换归纳,使其具有药物的功能、性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于防病治病。而没有经过药化处理的食物不具备理论上的治疗作用的,组成的“膳”也只能是没有治疗目的的“饮膳”而不能称其为“药膳”。有时食物和饮膳的确能产生一些治疗后果,但它是毫无目的的歪打正着,正因为如此,这种“正着”有时也因此成了副作用,与有治病针对性的药膳相比完全是两码事。
综上所述,食疗是中医师诊治疾病时采用理、法、膳、食来施治的一套完整过程,药膳是这个过程中对食物药化处理后,针对病情加减化裁组成的膳剂,相当于药治过程中形成的方剂。因此,食疗与药膳的关系应该是:食疗是防治疾病的完整动态过程,只有在食疗过程中,药膳才能显现其防治疾病的功能,没有经过食疗过程所使用的所谓“药膳”,只能是一般的“饮膳”,没有针对性的防病治病功能。
梁继荣教授,年11月生,自幼酷爱中医,从师当地名医。中国共产党党员,山东省优秀青年中医,全国中医药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年医协常委,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四十余年,有扎实中医基础理论和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中医内、儿科,对肿瘤、胆石症、脾胃病、结肠炎、高血压、湿疹、牛皮癣,小儿咳喘、厌食、心肌炎、癫痫等疾病的治疗具有独到的经验。
曾任枣庄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枣庄市卫生局中医科长、中医药管理处处长,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枣庄市王开结核病防治院院长,党委书记。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医院报刊学会理事,山东省青年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省防痨协会常务理事,省中医管理学会理事,山东中医学院函授站副站长,山东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枣庄市青年联合会第二、三界副主席;市青年医师协会主席,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中医药信息报》、《中国中医药报》、《山东卫生报》记者。现担任北医院主任医师,兼职教授;枣庄市老年学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山东省中医带徒指导老师。年随团就在匈牙利建立中医诊所事宜进行了实地考察;年元月远涉重洋到英国行医三年,先后在15个城市,实地考察了中医药、针灸在英国的现状,写下了字的“中医药在英国的喜与忧”的论文;利用中医药和针灸推拿技术治疗了各种肤色的患者近万人次,赢得了国外患者的好评;学习和借鉴了来自其他省、市专家的经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写下了44篇游记在《枣庄晚报》上连载。先后主编、参编了《千家妙方》《医古文应试要览》《中医诊疗辑要》《运河医话》等医学和文学著作近50部,发表交流学术论文60余篇,荣获枣庄市科协优秀论文奖多篇;承担了8项中医科研课题,其中3项获枣庄市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获枣庄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名老中医之路》续五以“饱蘸浓笔写杏林”报道了梁继荣从医从政对中医的执着和酷爱,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业务技术精益求精,勤奋好学;对病人满腔热忱和高尚医德从医之路;他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富民兴鲁先进个人和优秀青年中医,枣庄市优秀共产党员、新长征突击手、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医教学优秀老师,被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荣记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本文摘自中医梁继荣《运河医话》,由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