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生活中多了空调,夏天也能喝到寒水。对于中医来说,即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中多了“寒气”。按照传统的中医理念,基于古代没有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一贯的认知就是身体会变得寒气重。实际上,这是一个极其模糊,且完全脱离人体脏腑工作机制的认知。
我们人体需要的能量时刻都在与自然界进行交换,这个“交换”是我们进入误区的核心。我们人体对外物有一套转化机制,在这个自然界,你所能接触到的任何寒凉之物,它在没有经过人体转化之前,都属于“外寒”。这些外寒在进入我们身体之后,如果身体不能正常转化,它就会成“外邪”,中医称之为“毒寒”。毒寒就是中毒,与其它中毒的本质并没有区别,都是一种不属于身体内部元素的侵入。
以下内容,专业的可以多看岐伯所述,不专业可以跳过看我所述。我讲的都很白话,是你可能基本接触不到的论点。而恰恰这种重要的论点,往往已经被我们大多中医所忽略,它将直接让你的调理变成一种伤害!
岐伯曰:“肾中水虚,不能制火,因外寒相激而火发也,人生五脏非火,无腑非火也,无不藉肾水相养。肾水盛则火藏,肾水涸则火动,内无水养则内热已极,又得外寒束之,则火之郁气一发,多不可救”。
按照现代的观点,因为额外大量的冷气接入,我们的身体会变得非常寒凉。这个观点没有错,但它忽略了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转化。对外寒的转化是我们胃负责的,不管你是吃寒性的东西,还是空调外寒,一旦不能转化,首先遭罪的就是胃。而一旦胃不能转化,你就中毒了,因为这个外寒成了毒寒。这种身外之物,它不会与我们任何脏腑相合,不会归经,它会四处游走,停到哪里凉到哪里,痛到哪里。最要命的是,它不仅构不成我们内寒之气重,反而会导致我们内热更甚。
中医的诊断向来是以身体内部的真实状态为主,不是你怕冷就可以定论为阳虚的。一般中医很机械的认为接触寒凉多了,你就会构成肾阳虚,内外相应,寒从中生,实际恰恰相反。只要你接近寒凉后胃会明显不适(不包括那些长年嗜睡并且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的真寒体质),就说明你已经失去了对外寒的转化能力,此时你的肾水无源必逐步的消竭。加上外寒的相束,你会变得很燥热,心脏会明显的逐步出问题。即使你非常怕冷,你也会感觉到身体内部的燥热有种不可控制的趋势。这便是中医说的外寒内热(阳盛格阴)之症。
真正的寒气重即内寒之症,由于我们的肾水泛滥而造成的阳气受制,即肾阳虚。人会因此变得没有欲望,没有动力,嗜睡怕冷,全部符合你才叫肾阳虚,怕冷却心烦气躁、欲望强烈,那绝对不叫阳虚。现代人真没有几个肾阳虚,大多呈现的寒象都是内热之极产生的一种假象,被水平一般的中医看见冷就直接定位阳虚。他们除了身体呈现的假寒以外,无不是心烦气躁,欲望强烈,各种痛症炎症,而这些症状全部都是阳气得不到收敛的表现。我们把病情特别严重的小朋友家长都拉到观察群,发现他们几乎全部从小不给孩子碰寒凉,还刻意的补阳,而这些孩子大多都是一身顽疾(抽动症、癫痫等明显收不住的症状),长年生病情绪暴躁,因为孩子都是很缺肾水的,你不给反而还制它,最终多半会良成大祸。(如果你对此持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