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4月17日上午,成都双流区白河路,陈伟军回到阔别三个多月的诊所。进门之前,几名工作人员们拉起横幅、送上鲜花,为他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
诊所为陈伟军举行的欢迎仪式,没有过水门,没有警车开道,没有夹道欢迎,从武汉回成都后,这是唯一的欢迎仪式。
与其他的援鄂医护不同,他是以个人名义自掏腰包支援武汉;与其他援鄂医护相同,他也穿过很多次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医院、医院、隔离点,面对面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然后治愈他们。
日前发布的名援鄂川军的名单上,找不到陈伟军的名字,也找不到与他一起去武汉的,闫国梁医生的名字。因为严格地说,他们参加的医疗队不算一支“正规军”。
他们说,这些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去战斗过。
年4月17日,中医医生陈伟军接受采访
年4月17日,中医医生陈伟军查看药材干姜
01“我要看一看,所学的中医到底有没有用”
陈伟军年出生,云南文山人,家乡特产“文山三七”,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的优质中药材。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继承家乡衣钵,成为一名中医师,落户成都。
年4月17日,中医医生陈伟军正在给病人摸脉
疫情初始,医院上班的妻子就自愿报名请战援鄂。陈伟军也想去,但民营诊所的医生,是没有这种机会的。
“想去见识一下,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陈伟军经常和两个要好的同学交流。他介绍,祖师爷张仲景,曾经记载过类似的疫情。
彼时,在广东工作的同学卢进杰,联系到一个名为“慈善中医之家”的民间组织,里面已经有医护正在武汉一线奔走,向当地医疗机构申请参加一线工作。
“想不想去武汉?”2月24日下午6点,正在做饭的陈伟军接到卢进杰的“要去动作快点,快买票。”次日凌晨6点,陈伟军告别1岁的孩子,带上妻子筹备的30多个N95口罩,怀着不舍,一个人登上飞往前线的航班,“前方告诉我们,26医院,很紧急。”
此时不能直接进入武汉,陈伟先乘飞机到长沙,然后与随后到达的闫国梁一起,转乘高铁抵达武汉。
“我们同班同学里,毕业后纯中医只剩下零星几个,大多数在做中西医结合。”陈伟军说,这个机会太难得,他要看一看,所学到底有没有用。闫国梁也觉得这是很罕见的疫情,当时中医界对此没有统一的认识,他想见识一下,同时发挥一个医生的作用。
慈善中医之家在青山医院休舱时合影
02吃住都和公派医疗队在一起
“慈善中医之家”医疗队,由苏州天熠新瑞中医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氏中医第四代传人戴新瑞组建。2月7日,医疗队收到武汉市武昌区发来的授权书。
据人民日报此前报道,当时武昌区委组织部部长胡太荣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医生护士必须有注册证,二是所需医疗物资都需要自带。
胡太荣说,当时病床奇缺,大量病人住不了院,得不到及时救治。医院里就是出高薪,连清洁工也招不到。有一支这样的队伍,哪怕是来帮着照顾一下病人也好。
很快,一批批中医志愿者陆续抵达武汉集结,有自己开诊所的、有退休的、有坐堂的,大部分人是自驾来的,几乎每辆车都装满了中药材。
另外,医疗队先后筹集到61万元资金,用于购买中药材、煎药机、测氧仪、防护服等医疗用品。
陈伟军、闫国梁抵达时,“慈善中医之家”已经成建制地与一支公派医疗队同住一酒店,得到政府的后勤保障。他介绍,“慈善中医之家”吃住都和公派医疗队一起,生活物资也与公派医疗队没有区别。而每次进入隔离病房时,医院提供防护用具。
03他经手的五六十位患者先后康复
医院,“慈善中医之家”的中医师每人分别协助一个楼层。接诊的第一个病人,就让陈伟军感到印象深刻、专业上受益匪浅:“平时在诊所,很难见到这样的重症病人。”
“他是个72岁的老人,有过脑梗讲不出话来,14天以来吃什么吐什么,一直没有大便,非常衰弱。”陈伟军介绍,从中医的角度讲,十几天不吃饭离死亡只有一点点了。陈伟军给老人看了40分钟,怕有防护手套阻隔影响把脉,他反反复复摸了手上、脚上、颈上的脉,又仔细询问,把病情症状和自己的想法记在纸上。
“老人的症状,从我当时的既往经验来说,不太适合服用我们的协定方。”陈伟军说,他自己的想象的药方和协定方有差异,因为病人的脉象躁动,从平时来看是有热。于是他去请教医疗队的专家,专家说:“你被采集到的假象掩盖,这个病的本质是寒。”
陈伟军在病程记录中写下:中医诊断太阴病、太阴寒湿复感寒邪……用协定1号方加桂枝10克。按照医疗队总结的规律,医生可根据个体差异,在协定方基础上加减用药。
26日陈伟军睡得很忐忑,他希望自己的想法是错的。27日,他得知老人服用协定方后没吐,而以前喝任何东西都吐。继续观察几日,发现老人还可以解大便了,心想果然专家是对的。
陈伟军不断根据老人的病情变化,在协定方的基础上做着细微调整,老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3月2日时其面色渐渐有光泽、脉象柔和,病已至坦途。3月8日查房时,老人精神已振,还可以在床上自由移动了。
讨论病案
配制中药
病房里工作
援武汉工作期间,“慈善中医之家”每天都要入院施治,期间没有一天轮休。记者了解到,这甚至超过许多公派医疗队的工作强度。
陈伟军说,带着对协定方的更深入理解,他的经手过的五六十位患者先后康复出院。他和闫国梁也经手过那些让人无奈的案例,有患者已经康复转阴,但却因为其他综合因素去世。这场天灾带给人们的是什么?他们一直在思考。
04没能和公派医疗队一起回家,只能自己回
一线的工作中,“慈善中医之家”不断总结,完善着他们的协定方,随后被官方收录。
陈伟军介绍,例如赵志宏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了一味当归。带着这份协定方,再加上极大降低治疗成本的中医针灸、艾灸、食疗等方法,“慈善中医之家”医院证明了价值,转阴率达95%。
随后,他们又将这套纯中医药施治方案覆盖到方舱和隔离点,服务过上千位患者。
左起:卢进杰、赵志宏、陈伟军、闫国梁
三月中旬,医疗队接到撤离的通知,此时医院纷纷休舱,武汉的疫情已经迎来阶段性胜利。3月20日,在武汉青山区的一片杏林地,政府为“慈善中医之家”举办了纪念仪式,颁发纪念证书。
但此时回家是个难题,武汉仍在“封城”。陈伟军联系到相关管理部门和即将返川的公派医疗队,但没有回音。他说自己能够理解,因为疫情之下,院感工作非常重要,没有人敢为他做担保。
留在武汉隔离期满后,4月2日,“慈善中医之家”的陈伟军、闫国梁自行回到家乡。陈伟军介绍,有的队员是自驾回家,而他和闫国梁是先到孝感,再坐高铁回成都,一路上带着武汉青山区给的证明材料。
陈伟军向记者展示在武汉抗疫中获得的荣誉证书
荣誉证书
陈伟军在武汉青山方舱工作时使用的工作证
那天,没有过水门、没有警车开道、没有夹道欢迎,日前发布的名援鄂川军的名单上,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闫国梁说,当天医馆的几个同事来接的他,一起吃了顿火锅,终于回家了,他感到很高兴。
4月17日上午,双流区白河路,陈伟军回到阔别三个多月的诊所。进门之前,几名工作人员们拉起横幅、送上鲜花,为他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欢迎援鄂抗疫陈伟军医生平安回家。”从武汉回成都后,这是唯一的欢迎仪式。他说,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去战斗过。另外,他们得到过武汉当地的承认,也得到过武汉当地的补贴。
当地领导看望"慈善中医之家"医疗队
来源:红星新闻
本文为转载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可联系删除!
若有项目意向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