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篇茯苓

时间:2021/7/25 12:19:21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1202/4528245.html

茯苓,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相传是仙家上品之药,久服可以延年不老。

一、茯苓与苏辙

“庶几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因为之赋以道之。”,这句话出自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辙所写的《服茯苓赋并引》,大概意思是常吃茯苓,人的身体可以保持年轻健康状态,寿命也可以增加,所以要专门写文章来颂扬它。

苏辙,年少多病,善于养生而长寿

据说苏辙年轻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治肺则病脾,治脾则病肺。平居服药,殆不复能愈。”。吃药一直搞不定,后来还是一个道士教会他服气养生的方法,练了一年,好了,于是就对道家的养生之说特别感兴趣。修炼成仙呢,要炼服金丹,他自知难以做到,于是退而求其次,服用草本之药滋补养生,追求延年长寿。于是他就开始研究和寻找草本,特别是那些本身就长寿,“岁月不能败”的草本之药。就这样,苏辙在道家古籍中找到了茯苓,书中说:茯苓千岁,虽非金玉,亦久矣。意思说,茯苓自己都能生长千年,已经活的足够长久了。苏辙服用了茯苓一段时间,果然感觉效果不错。

二、茯苓的功效

1.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3.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4.抗癌。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三、茯苓的食用方法

煎药:

茯苓一般选择煎服,常用量为10-15g。常配伍其他中药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煲粥:

茯苓粥的做法是,将白茯苓克磨细粉,每次用白茯苓粉15克,同粳米50克煮粥食。《直指方》中记载:“白茯苓粥,治心虚、梦泄、白浊”。《本草纲目》载曰:“茯苓粥清上实下。”

煮汤:

用茯苓12g、柏树16g,研为粗末,水煎去渣取汁,饭前饮用。可治疗小便不利,脾虚水肿等症状。

泡茶:

比如做个茯苓陈皮姜汁茶,取茯苓25g,陈皮5g,水煎,饮服时,加入姜汁10滴左右有健脾和胃之功效。

茯苓饼:

茯苓还可以做美味的零食,茯苓饼就是最为著名的一种。其实做法很简单,家里也能做。用茯苓粉、面粉各等份,加白糖和水调成糊状,煎成饼就行了。对治疗心肌、失眠、食少、便溏等症状有帮助。

猜中药

猜一猜这是哪味中药?

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吧!

推荐阅读

中医养生篇:芡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spf/1108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