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生成的?
《素问》有云: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说明了人是天地所生。
天地为父母。
我们想要追求健康长寿,
就要学习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阴阳五行学说
生命学说
天年学说
衰老学说
天人相应学说
形神合一学说
动静互涵学说
协调平衡学说
正气为本学说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把天地万物分成阴阳两类。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对立统一。
五行学说,把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归纳为金木水火土。
但要注意,此五行是功能特点的归纳,
而不是指具体实物。
生命学说
决定生命是维持还是死亡在于气。
宋《圣济总录》有云:
万物壮老,由气盛衰。
可见,有气才有生命。
天年学说
人类的自然寿命,叫天年。
人类可以活到岁。
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天年,
就是这个人可以活到的最长寿命,
这由遗传基因决定。
衰老学说
人衰老的原因有:
社会因素,
自然环境,
遗传因素,
七情太过,
劳逸失度。
除了其中的遗传因素,
别的都可以人为改善。
天人相应学说
人与大自然,与社会必须统一:
《内经》有云: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人要知天地之道,人间之事,可以长寿。
形神合一
神为生命之主,
要养生,必须形神共养
形神分离,命已绝已。
因此,要清静守神。
动静结合学说
动生阳,静生阴,
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生命的各种功能和各个器官,
都需要协调平衡,
从开始的平衡,
到打破平衡,
再到建立新的平衡,
这是自我修复的过程。
正气为本学说
正气是生命之根
保养正气重在照顾好脾肾,
肾为先天之本,
人之精气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
人之有肾如树木有根。
脾为后天之本,
李东垣《脾胃论》有云:
内伤脾胃,百病丛生。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协调脏腑,
畅通经络,
清静养神,
节欲葆精,
调息养气,
综合调养,
持之以恒。
养生保健是一辈子的事,
要有恒心,坚持不懈。
养生功法求精不求多,
贵在坚持,
定有回报。
原创作者:老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