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国医节画彩流芳,翰墨飘香新区中医医

时间:2021/5/10 15:14:36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中科医院曝光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8.html

献礼国医节

禀阴阳而动静,

体万物而成形。

-虞世南《书髓》

流光千年印古意,四壁浮影悟中采。

当中医药文化与书画艺术

完美“邂逅”

当调合至中、天人合一、阴阳平衡

诊疗理念

与大写意、工笔画、书法艺术

激情“碰撞”

“智慧瑰宝”与“艺术之花”深度融合

中医藏画,一抒胸中丘壑!

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尽医院!

这场画彩流芳,翰墨飘香的中医药书画大赛

隆重邀请您用智慧与心灵

来触摸、来体味、去评选!

承中医药传统之情怀,展书画文化之风采。3月17日,青医院举办首届“杏林翰墨杯”中医药文化书画比赛活动献礼中国国医节。活动以“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为主题,以传承创新为主线,展示中医药人博采众长之技能。本次比赛共有26个科室参加,参赛作品41幅。

各科室扣紧中医药文化主题,采取书法、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艺术地展现了古代名医、经典医学精华、传统中药材等文化内涵,笔酣墨饱、医院人对中国中医药文化和书画艺术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画彩流芳,翰墨飘香

1

《大医精诚》摘录-司增顺

所谓大医,既要“精”于高超的医术,又要“诚”于高尚的品德,要有“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通过书法作品,可深切感受到脑病科医师的大医情怀,作品融汇了行医路上的所需、所思、所感,充分展示了“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情怀。

1

《山高人为峰》-马继文

“山至高处人为峰,海到尽头天是岸”,该书法作品笔走龙蛇,作者用潇洒的笔墨展现了高广开阔的意境,警醒世人只要肯攀登,就能达到“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境界。

1

《梅、兰、竹、菊》-郑霞

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作为书画界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可谓是中国人精神上的四剂“处方”,也象征传达着医者高洁、贤达、坚毅、清贞的品质和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决心。

1

《博古知今中西结合》-田洪义

肺病科医生通过古朴的笔法,传达了探索医学的博学精神。中医和西医应对疾病治疗各有所长,作为医生要博古通今,坚持优势互补,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为患者健康带来福祉。

1

《红尘一梦,化蝶迷踪》-杨红

奇花或含毒,绝世亦曾开。体用皆良药,情迷祸自来。作品中娇艳绚丽的罂粟花在风中悠悠摇曳,该画作精雕细琢,以罂粟花入画,将这味中药材的药用价值与文化艺术深度融合,给观者以视觉的冲击与内涵的回味。

1

《中药·辛夷》-宋亚琦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阳春三月,玉兰花开辛夷香,作者用温润的笔触描绘了婉约的中药材辛夷,正如《纲目拾遗》中介绍的,辛夷消痰,益气和肺,表达了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1

《中药·枇杷》-宋亚琦

“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非他物可与比者。”没错,这就是枇杷,承四时之雨露,被历代医家所钟爱。作者笔下的枇杷枝叶饱满,设色浓丽而又不隐墨骨。

1

《脉经肝胆部第一》节选-郝长河

“三指一搭,便知病情”多数人的印象里,脉诊是一种近乎神奇的诊断方法,也是最具中医特色的符号之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脉诊看似简单,实则极难,要求医生“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本作摘自《脉经》卷三。

1

《八段锦》-王子熹/管晓婷

该作品通过书画结合的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的魅力。八段锦具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效,医院推崇的养生健身方式。

1

《中药·千年健》-楚钱钱

作为康复科的代表性中药植株,这幅葱郁的千年健传达了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用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的服务精神,他们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恢复健康,正如植株的名字一样——“千年健”,健康常伴!

1

《中药·五味子》-楚钱钱

康复科的《中药五味子》蕴含隽永,小小五味,包含酸苦甘辛咸;一门康复,涵养瘫麻痛痹痿。绘画作品饱含苦、辣、辛、酸、甜的人生五味,预示着经历风雨磨难,方知人生深刻内涵。

1

《中药·救必应》-周进科

每当警笛鸣起,急救团队“救必应”即刻出征!这幅出自急诊科的书法作品,笔法行云流水,如同急诊医护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的身影,稳健而刚毅,展现了急诊科“快速急救、真情呵护”的服务理念。

1

《抗疫赋》-周进科

为赢得新冠疫情攻坚战的胜利,无数医护人员勇敢“逆行”,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急诊科书法作品《抗疫赋》铭记了抗疫期间的点滴,铭记中国力量,凝聚医者大爱。

1

《素问·至真要大论》节选-李彤辉

该作品采用硬笔将《素问.至真要大论》节选经文临摹,主要展示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准则,寓意身为医者,要依经论据,诊断疾病时“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治疗疾病时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1

《中药·柿蒂》-张莉

该作品色彩明亮、生动活泼,将中药材柿蒂入画。柿蒂味苦、平,归胃经,具有降逆止呕之功效。作为医家之品,它历尽风霜结出的果实,正如人生,褪去青涩,才会甘甜。寓意柿柿如意!

1

《抗击疫情的诗》-刘瑞春

该作品以大气磅礴、潇洒飘逸的笔风,展示医者同心抗疫,翰墨抒怀。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能到来,面对疫情,全国上下一盘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1

《满庭芳·静夜思》-迟晓伟

该作品字体娟秀,寓中医药文化于词中。整首词共融入了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柏叶、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缩砂、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5味中药材,气势磅礴、词风雄厚!

1

《白衣秉丹心》-叶晓婷

该作品融古贯今,大医精诚的沿袭、医者仁心的传承,刻画出无数医务工作者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守一线、冲锋在前,誓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生命与健康保卫战。

1

《黄帝内经素问》-郑鹏

该作品通过硬笔书法的形式,重温黄帝与岐伯的坐而论道,让观者感受千年前古人的探求精神,一览古人风姿,树立“上下求索,方能求得真知”的理念。

1

《景岳全书·诸气》-王春凤

“行医不识气,治病何从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该作品多角度形象展示“气”的概念在中医诊疗中的重要作用,中医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主张温补。

1

《中药·紫花地丁》-王春凤

任风雨不息,秋去春来,紫丁地花总在路旁阶前绽放。该作品展示了外一科代表植株--紫花地丁,象征外一科医生医术精湛、技艺非凡,寓意医护人员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默默守护患者健康的坚定决心。

1

《众志成城共同抗疫》-王春凤

迎难而上尽显大爱本色,疫情防控全民同心同德!该作品寓意有你有爱,定能战胜病魔;有你有爱,春天花开如歌;有你有爱,所有美好定能如约而至。

1

《医德天大》-谢东

该作品大气磅礴,刚劲有力,寓意医者始终牢记“戒、慎、恐、惧”四个字,肩负的责任不仅仅医治疾病,真正的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yspf/1018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