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百姓来说,如何提前发现身体“中毒”的征兆,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可以及早预防、及早治疗、及早截断身体里隐藏的疾病。那么,身体里有哪些“中毒”的征兆呢?
1.口臭口臭,起初自己闻不到,但身边的人可以闻到,这实际上就是体内有“毒”的一种表现。什么样的邪气或毒素能产生口臭呢?夏天家里的食物放久了容易酸臭,为什么?原因之一就是气温太高,食物变质了。那口臭是不是代表体内有热呢?大部分都是如此。一般口臭大多属于胃热。这其实就在提醒你,胃里有垃圾,消化不了,在饮食、起居方面要注意了。如饮食需要清淡些、适当锻炼身体等,如果这些养生方法仍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通过药物干预了。
2.脸上冒痘或皮肤瘙痒长痘过去多被认为是年轻人的事,实际上,根据临床观察发现不全是。现如今40~50岁的男士、女士,尤其是女士长痘的不在少数。有些患者说,“我这是不是第二春了?”其实这是体内有“毒”的表现。另外,有些女性每当月经前脸上便会长痘。其实,这些“毒”主要存在于血液里,月经将至时,体内毒邪急需排泄出来,表现之一就是面部长痘。有些人皮肤会无缘无故发痒,没有疙瘩出现,也排除了过敏所致,这其实就是因为身体的血液“不干净”。
3.长斑和脂肪肝斑往往也是毒素沉积在皮肤上,西医认为是色素沉着。那中医如何认为呢?中医讲究取类比象,若河里的渣滓太多,沉淀、瘀积,便会引起河流流动减缓甚至阻滞,其在人体亦如此。体内的“垃圾”瘀滞于皮肤,可表现为斑;若是瘀滞在体内,可能的表现之一便是脂肪肝。”
4.便秘大便不爽、不畅,出现干结,甚至干硬如球等,这些都是便秘的症状。这些症状都是体内毒素无法排出的征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留意是否出现邪毒郁闭的征兆。便秘的常规方法是下法,即中医强调“六腑以通为用”。
5.中医“八法”均可清毒其实除了下法,其他七法(汗法、吐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亦可清毒。每个人身体“藏毒”的方式不尽相同,日常谈及清除身体毒素的方法,首先想到的是中医“八法”中的“汗、吐、下”三法。发汗是去体表的毒素,所谓邪位于皮表,顺势利导;吐法是针对毒素停留的部位偏上,但现在这种方法运用较少。而下法,则是针对部位偏下的,如便秘需用通下的方法。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因势利导,即邪气的病位若不是处于在表、在上和偏下的趋势,则不可以随意使用汗、吐、下三法。举例而言,若患者便秘,则不宜用催吐的方法来治疗;二是这三法都是祛邪所用,如是虚证则不可以单独使用。例如,有些人不是邪气堵塞,也不是便秘,但天天服用通便药物盲目减肥,或者有些人因为便秘,不分三七二十一就吃泻下药,这都是清毒的误区。因为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有些人便秘确实是干、结,用通下的方法可以;有些便秘的人,其大便并不成形,排出困难、黏马桶,这种并不适合使用通下药物。此时,有可能是湿邪重,或脾胃虚弱,无力促排。这种情况得首先扶助正气,因为并不是说祛除体内毒素就是要拼命“拉肚子”,需因人而异。
同样,不要一见到有人脸上长斑、长包,腿肿,就用泻法。若脉虚,说话声音无力,总是疲倦、四肢乏力,这种情况,就得扶助正气。就扶正而言还需细分,是怕冷还是怕热?对于前者,属于阳气不足需温补;对于后者,属于阴虚火旺得滋阴。当阳气或阴津补足后,患者自然有力排便,毒素也就得以排出。这属于补法祛毒的范畴。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消法。消法针对那些病位不上、不下、不外,毒素停留于中的,需就地消散,即《黄帝内经》所讲,“中满者,泻之于内”。所以,包括寒热并用的一些方剂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就是就地消导的具体使用。此外,和法,温法、清法亦如此。中医用何方法一定要看此人的状态,需充分地进行辨证论治,采取个性化治疗。有人适合发汗,有人适合通便,而有人则适合吃人参、黄芪补益,因人而异才可排出体内的毒素。
姜淑芳1个人简介:主任医师,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客座教授,特诊中医专家,世界中医联合会终身顾问,国家中医协会常务理事。2擅长治疗:风湿免疫病,乳腺增生,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甲状腺疾病)及亚健康调理等疑难杂症。3出诊时间:周二、三、六、日上午点击文章下方预约姜淑芳主任
爱健康、学养生,快动动手转发给你的家人、朋友吧!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点击浏览详情及预约姜淑芳主任
——笑笑有话说
预约电话—
科普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