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乳腺炎多由毒热蕴结所形成,其病理变化除与肝、胃经脉有关外,和手厥阴心包经也有密切关系(乳房是心包经脉所出之处),所以按上法沿心包经线点刺放血,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一、适应证:
急性乳腺炎未化脓者。二、用具:
三棱针、脱脂棉、消毒液等。三、取穴:
让患者手掌心向上,将胳膊平放于桌子上,于腕后第一横纹正中(即大陵穴处)扎第一针,然后再以患者小指全长(注意手指甲不算)作为“一寸”,用草棍或竹签作标尺,从第一针开始,在前臂正中线上向上量取,一寸一针,共七针。
注意:第一针大陵穴是关键,不要取错穴位,此穴一错,别的穴位自然也就错了。第二针相当于内关穴(每个人手指长度不一样,所以已经不太准),再往上和我们平常的针灸穴位就不一样了。“让患者手掌心向上,将胳膊平放于桌子上”才能取准穴位,否则便因取穴不准而无效。四、刺法:
针具与穴位处按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穴位,并以手挤压穴位周围,以针孔处出血少许为度。轻的只针患侧胳膊,重的双侧胳膊都针。其他:针刺后可随时用吸乳器把乳汁吸净(病乳不要再让婴儿吸吮),使乳汁畅通,并保持乳房清洁。也可用热毛巾轻揉乳房以促消散。针后3天内要注意,洗手和脸时针孔内不要进水,以免引起感染。五、疗效:
针刺一天(24小时)后即可痊愈。一般针一次即可,如果没有化脓,不必配用其他药物。此法是六十年代从一个游医口中得到的。六、体会:
中医学认为,乳腺炎多由毒热蕴结所形成,其病理变化除与肝、胃经脉有关外,和手厥阴心包经也有密切关系(乳房是心包经脉所出之处),所以按上法沿心包经线点刺放血,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的“菀陈则除之”,“菀”音郁,为血液郁积日久的意思,“除之”,即是泻之。我对这种治疗方法下的定义是:别人不知道的,而且效果特别好的处方。我曾为这个“方法”查过很多古今书籍,各种针灸书中均未见记载。而且我从得此法至今三十多年来,经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不下百余人,疗效几乎是百分之百。凡治乳腺炎,均忌硬挤,当嘱患者用热毛巾揉熨,用吸乳器将酸败的乳汁吸出来,以免婴儿吃了得病。
附:乳房疾病妙法两则1、女子的乳头凹陷,一般在结婚以前自己也不会注意到,主要初生女性的婴儿母亲没有把女孩的奶头挤出来,直到生了小孩后,才因婴儿不能吸吮乳汁而导致郁积性乳腺炎的,临床中并不少见。这种情况应该提前预防,方法是于每晚临睡前,用热毛巾揉熨乳房,再用手拔拉乳头,久而久之,乳头自然挺立。此种方法须于婚前或刚结婚时开始,否则即晚了。2、产后乳汁充盈,但由于乳头腺孔堵塞,紧闭不通,乳汁不得下,乳房膨胀,甚至肿赤成脓。必于尚未肿硬之前治之。剪取大猫胡须硬而长者一根,酒精搽洗干净,于乳头腺孔凹陷处徐徐捻进,进至一定深度则乳汁自然涌出,可将堵塞之孔悉数通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