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黃薰瑩編輯:秦臻
冬至習俗最常被人提起的就是“南湯圓”和“北餃子”,而這兩種食物也各有自己傳奇的故事背景:相傳湯圓是春秋時代楚昭王經過長江時,看到攤販賣著紅紅白白的圓子,嘗了一口,甚是喜愛,便詢問:“此為何物?”來人答:“此為湯浮子。”於是這道湯品便開始流傳下來,逐漸發展成我們現在吃的湯圓;餃子的傳說則是東漢張仲景任值長沙太守時,發現當地居民因冬天寒冷,導致雙耳凍得通紅,於是將溫陽的食物和藥物一起做成了類似耳形的餃子,又名“角耳”,當地居民食用後,感覺身體內有股暖流,身上受凍情形竟有所好轉,所以便口耳相傳,發展成現在的餃子。流傳至今,北方依然將餃子視為冬至進補不可缺少的餐點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既然提到張仲景,就不得不提到近年突然大火的“當歸生薑羊肉湯”。此方在《金匱要略》裡主治“虛寒腹痛”。也許是北方的氣候比較寒冷,加上習慣吃羊肉,所以讓這個方子變得平易近人,甚至將其作為冬至進補的食療主方。其實這個湯品並不適合所有人的體質,尤其是濕氣重且經常上火的朋友們,那就更不建議食用了
其實不管是甜的湯圓還是鹹的餃子,在冬至這一陽生的新一輪起始,食療的目的就是為了滋補氣血以長養身體,那麼今天我們就請瑄慈老師來教教吃素的朋友們,如何在冬至將氣血補養得圓圓滿滿。
早餐養顏燕麥粥
?
食材燕麥50g、鮮山藥20g、生薑2片、紅棗4顆、牛奶ml
作法 先將山藥和紅棗切小塊,生薑切末,把麥片、山藥、紅棗放入碗中備用。再將牛奶加熱隨後放入生薑末,煮3-5分鐘。隨後把牛奶倒入碗中悶熟麥片即可。
?
Tips燕麥在本草綱目稱為“雀麥”,其性平、味甘,主要功效為充飢滑腸,就是能增進飽足感和促進腸胃蠕動。現代研究發現它具有預防動脈硬化、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的功效。燕麥合山藥,能夠起到健脾補腎的功效;紅棗合牛奶以補虛;生薑則有助調動脾胃氣機、促進消化,防止上述食材過於滋膩礙胃。
下午茶酒釀湯圓
食材酒釀、水適量、湯圓數顆或是雞蛋一顆
作法 將水燒開後加入湯圓煮半熟後,加入酒釀一起煮到湯圓熟即可。
Tips酒釀在本草綱目裡稱為“酒糟”,性辛、味甘,主要功效為溫中消食、除冷氣、潤皮膚、調臟腑。酒釀合上糯米(湯圓皮),能起到溫補脾胃、補氣養血的功效。如果脾胃功能不夠強盛,難以消化糯米的朋友們,可以加入幾片生薑一起煮,或是把湯圓換成蛋花即可。此食療方也非常適用於經期量少、色淡,伴有四肢冰涼、小腹疼痛的女性食用,一周一次或一個月食用兩到三次。
偷偷告訴大家一個小偏方,酒釀蛋花湯有很好的豐胸效果哦!不過前提是,一定要有一個好脾胃,才能夠消化吸收食材所提供給身體的滿滿滋養。
晚餐當歸生薑羊若湯
食材圓白菜半顆、胡蘿蔔1條、香菇3-4朵,蓮藕1節、豆腐1塊、生薑5片、當歸10g、黨蔘15g、茯苓10g、熟地10g、肉桂3g、枸杞10g,鹽、冰糖、料酒、麻油和水適量
作法
1.把圓白菜、胡蘿蔔、香菇切塊。蓮藕切段、豆腐切塊,再把蓮藕穿過豆腐中心。
2.將水燒開後加入圓白菜、胡蘿蔔及藥材,轉文火待用。
3.再起鍋倒入麻油,等油熱時放入薑片炒到微焦、爆香香菇,再放入豆腐略煎成焦黃。倒入湯中熬煮約30~40分鐘。
4.加入鹽、冰糖、料酒調味,再悶煮10分鐘即可。
Tips當歸生薑羊肉湯,因羊肉本身即為甘、溫之性的血肉有情之品,再加生薑和當歸的助力,即能起到溫中散寒、養血補虛的作用。而素食者的當歸生薑羊若湯,我們以平、溫性食材為基礎,再配上大量溫熱性質的中藥及特殊的烹調方法,同樣能達到溫中散寒的效果,尤其用了蓮藕補脾養血,還能調暢中、下焦氣機。
此外,建議平時容易上火、口舌易潰瘍的朋友們,可以把麻油換成一般食用油即可。最後特別叮嚀,此湯孕婦不可食用哦!
本公眾號推送內容皆為原創,因版權問題,謝絕任何公眾平臺轉載,如有意合作者,請留言聯繫後臺管理人員。仙兔搗藥感謝您的支持和喜愛,讓我們一起在生活中快樂學中醫。
喜歡就關注分享吧!
讓更多人因你的分享而受益。
長按上方二維碼,
點選“識別圖中QRCod即可關注哦!
劉瑄慈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赞赏
人赞赏
夏季治疗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