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内多名专家和机构联合撰写的“临床基因检测报告规范与基因检测行业共识探讨”(以下简称“共识”)在《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年第1期首篇刊出,这是国内首个关于临床基因检测报告标准的专家共识。本次共识的公开发表有利于促进临床基因检测报告的规范化,进而更有效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疾病的诊断效率、减少医患矛盾、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于临床基因检测报告
临床基因检测报告是基因检测结果的主要展示形式,是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对疾病诊断、精准治疗、生育指导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共识”达成
基因检测报告标准正式刊出
本次刊出的“共识”中针对临床基因检测报告的内容、变异位点的报告标准及报告结果的解读达成了业内的专家共识,而各单位及检测机构或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报告模板进行相应的调整。
报告内容标准化
临床基因检测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两类信息:
第一类是报告正文必不可少的内容,包括:
1.检测机构的信息和联系方式;
2.受检者的基本信息;
3.送检机构及医师的信息;
4.检测样本的信息;
5.样本接收及检测报告的日期;
6.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7.检测结果:被检出的基因变异;
8.结果解读;
9.建议;
10.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11.参考文献;
12.检验报告撰写者、报告结果核对者和报告终审及签发者(亲笔签名或电子签名)。
第二类是可以附录形式呈现的相关信息,如检测中靶基因名称或范围、更为详细的相关疾病临床表型和遗传方式、检测的技术参数、数据质量、变异位点Reads图、Sanger测序图、与疾病临床干预及其他有用的资源信息(包括可参与的临床试验及研究)等。
变异位点分级报告
按照变异的致病性和变异的临床相关性分类,可分为:
1.与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变异;
2.与临床表型相关的疑似致病变异;
3.与临床表型相关而临床意义未明的变异;
4.与部分临床表型相关的临床意义未明的变异;
5.与临床表型无关但为受检者所要求且能有举措的意外发现。
建议与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疑似致病、临床意义未明变异可在报告“正文”或报告“首页”中体现,而仅与部分临床表型相关的意义未明变异、经检测前咨询和知情同意约定
此外,本次“共识”还对基因检测行业中常见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总结:
获取“共识”全文请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年第1期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