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西门内王姓小儿,五岁患手背发,屡治不愈。邀余诊视,见小儿手背筋骨尽露,所流俱是臭水,并无脓意,小儿体极瘦弱。伊母又云:“大便日泻三、四次不等,夜间疼痛不止。”余诊其脉,六脉皆虚细无力,此因久病失于调补。疮科又属破漏之证,如同居家,每日非用钱十串不能过活,若仅有进款五串,不止日贫,且有冻馁之虞。此儿之疮,三月内臭水淋漓,非虚乎!饮食减少,非虚乎!大便滑,非虚乎!由此思之,臭水无脓者,正见元气亏损,不能化毒之明证。今治法宜先服十全大补汤以壮气血,气血壮自然化毒变脓,外上红升丹,提脓拔毒。各外科书皆云,有脓则生,无脓则死,此千古不易之言。伊父母闻余论深以为然,遂服十全大补汤,五帖后,疼痛稍止,似乎有脓。又投五帖,泄泻自止,饮食大增,脓变稠黄,臭气已去,生机日多,脱去危险。此证自余治,始终四十二天,共服药三十帖而愈。倘若不从内治,全恃外治之法,恐终不免亡。常见有患疮者,连年不愈,外科家不问新旧虚实,满口谓毒气不尽。至于用药,轻者凉血解毒,重者硝黄乱投,犹言宜清内毒,竟使元气日消,毒气日盛,不死不休。如此而死者,不胜屈指,皆因不明《内经》虚实大论之误也。
——翟青云《湖岳村叟医案》
翟氏医术高妙,深得中医精髓。于无意间道出疮疡诊治之机要,当为吾辈后学深思。现摘取二三,以飨同道。
其一:“疮科又属破漏之证,如同居家,每日非用钱十串不能过活,若仅有进款五串,不止日贫,且有冻馁之虞。”外科感染性疾病,大多人都是看见红肿热痛诸症,或因现代医学感染学说影响,都是以对抗性思维处理。中医说清热解毒,攻邪泄毒。西医言杀菌灭菌。而翟氏却说,外伤感染如同居家过日子,必须收支平衡,若出的多,进的少,恐怕九只有挨饿受冻的份儿了。这种比喻,是非常有意思的。感染性疾病,多为消耗性疾病。一味攻伐,必然大损元气、败坏脾胃。此法得不偿失,应当为现代医生所警惕。
其二:“有脓则生,无脓则死,此千古不易之言。”这一论断对于西医人可能大好理解。但这是事实,想必很多从事皮肤科、外科的医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伤口没有黄色的脓液,却不断地有血性污浊分泌物流出,伤口迟迟不见愈合。中医有脓,就意味着气血充足,属阳,以清热解毒或是抗生素均能很快解决问题。而无脓就相反,非但抗生素无效,中药清热解毒之品也收效甚微。用上面的比方说,有脓就是居家殷实,所以能跟病菌外邪耗得起,稍加佐助,就能息兵止戈。
其三:“常见有患疮者,连年不愈,外科家不问新旧虚实,满口谓毒气不尽。至于用药,轻者凉血解毒,重者硝黄乱投,犹言宜清内毒,竟使元气日消,毒气日盛,不死不休。如此而死者,不胜屈指,皆因不明《内经》虚实大论之误也。”翟氏面临的医疗现状,跟我们今天大同小异。中医治病不问阴阳虚实,见毒就清,见肿言热,全然不是中医的思维。甚至不如西医的对抗疗法。因为中医外科很多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的药都是有剧毒的,如轻粉、铅粉、朱砂、雄黄、硫磺、冰片等,轻率地使用有毒药品,不光疗效不好,用之日久,必然毒入脏腑,杀人于孟浪。
凡此三者,虽有所侧重,但总而言之,就是治疗皮肤感染疾病,首当明辨阴阳虚实,有什么证用什么药,切不可有丝毫糊涂,或者单凭自己的经验,或以定势思维误判病情,时刻明白施行医术必须秉持深思慎行的态度。东汉郭玉说:“医者,意也。”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往期内容吡美莫司乳膏怎么样才能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