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次
谨
慎
的
颠
覆
常常觉得身体不够健康。
现代人似乎是这样,疲惫,没精打采,还没老却也感觉快老了——就像假期还没休整过来,工作日又要开始。
却也并没有真的疾病或伤痛,更没有什么对症的药;再说了,没事谁喜欢成天吃药?
我们在页底时不时挂有《Tara之半夏》(e),这是一个公益性小号,或者说,代表我们一些美好的愿望和努力——有文艺的心,也更做实在的事。
不过它太枯燥了,枯燥到我们难以转帖。
Tara其实可以写非常有趣的东西,有趣到让人目瞪口呆(回复关键词“tara”可得过往文章);而且,太长的文章并不适合移动阅读,这是太明显不过的事实。
不过,她坚持要这样,因为讨巧有趣的医学健康类小文章太多了,博人眼球的轻便消遣甚至荒唐误导更是常见。
但是,更坚实的一个事实是:当真的健康出问题,我们会再也没心情去轻松谈笑,那时候,一切轻飘飘取巧小文会失去价值。我们会去找一切“沉重”资料,越详尽越好,甚至一部百科全书我们也愿意攻读下来——有过经历家人或自己真正病痛的人,也许知道我在说什么。
我们让步了,觉得她说的是对的。
PS.转一两篇稍微简短的半夏小文,点击页末“阅读原文”可直入半夏。您不必刻意攻读它,当需要的时候,知道有它在就好了。
——美树嘉文艺志
不要跟随我,我可能不会带领你。不要带领我,我可能不会跟随你。但你可以像兄弟般,与我并肩而行。
Tara(南希陈睁),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自由意志和无条件爱的申言者,金字塔临终关怀中心创立者。在西方和东方、中医和西医、自然和人文、宗教和科学之间,与有识之士共寻疗愈心灵的整合之路。生于南京中医世家,现旅居美国。
艺术之美人文之思美树嘉文艺志
一次『谨慎的颠覆』
TARA
-
小编导读
Tara开出的方子,几乎被所有人认为剂量太重,用心太急;甚至因心有疑虑或在抓药时被药房“恐吓”而放弃使用或打折服用。
她从未解释。
这篇文章,她给出了解释。
更为罕见的是,她陈述了一些事例,却并没有轻易给出斩钉截铁的结论,虽然在她心中应该是已有判断。
这也许不是因为没有自信(毕竟,她曾以自己的身体去尝试);而是剂量的使用于中医来说,实在太核心、太重要、太宏大。
Tara似乎在做一次“谨慎的颠覆”。
隐隐觉得,它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篇极其重要的中医文章。
?
先想说一个李可老师的病例。
一个老太太,病得很厉害,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让抬回家准备后事。她儿子找李可去看。一看四肢冰冷,脉搏非常微弱,血压测不到。当时开了方子,用了一两半的附子,总共开了3剂药!
李可说你回去以后给老太太煮上吃,如果吃了药后体温上来了,就有效,你就再来找我。
结果第二天他就来找我,说我妈情况很好,不但能够坐起来,还吃了很多东西,还张罗要下地帮儿媳妇做点家务活。李可说不对,我昨天给你开了3剂药,,怎么一天就吃完了?他也摸不着头脑了,就回去跟他媳妇说,原来他媳妇一着急,3付药给熬在一块了(笑)。
1付一两半,3付就是多克啊,水又加少了,药熬得剩下一点儿。他们就给老太太过一会儿喂一匙,喂了40多分锺,药吃完了,老太太眼睛睁开了,第二天就下炕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药量问题是个关键问题。
后来到了80年代,马王堆考古,发现了一些个文物,其中就有东汉的度量衡器,叫「权」。
「权」与《伤寒论》产生于同一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的度量标准。有液体的量法(是升),有中药的量法——一斤是多少,一两是多少......还有好多钱匕,相当于现代的药匙,比如把中药碾成末以后,病人要买一钱药。一钱是多少呢?你就量那么一钱倒在买药的人手裡边儿。当时,上海有位教授,他就根据这个东西做了具体的研究,研究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汉代的一两,就是《伤寒论》上写的一两,我们首先把它折算成10钱,1钱为3克。也就是说1两为30克,如果少于这个量,就不能治大病!但现代人多直接乘以15.,认为1两为15.克,正是30克的一半。所以现代人用药的计量是要少过古代人一半的剂量。
美树嘉夹注Tara的这段话说到了一个我们从未在意的细节,为此,我们专门查了一下:把古代的重量单位“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g(1钱),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是有纰漏的。历史上,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克左右。直至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g一斤改为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年和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16÷10,所以1钱约等于3.72克。
这也是我每次给国内病人开药方,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在一个药房拿到药的原因,都要拆成四五包,分不同的药房把药才能配齐。真是够遭罪的。(小编插话:是的,所以几乎每个病人都有担心tara开出的方子是否太重太急,或者起码觉得抓药太麻烦了。)
记得在美国时候,有一个腿瘸了一只的六十多岁华人女性来找我针灸。她几十年前肝经受寒,肝肾经都严重淤滞堵塞,导致腿瘸和偏头痛。她的病例算是比较严重的,光针灸效果慢而长,加上病人居住地点太远来回不便,除了针灸我还给她开了药方。
在美国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中药方剂,每天都要花个几十美金一副方子,又难喝,没有人愿意。但是美国很有趣的是没有药房对药物剂量规格管制,他们认为只要经过FDA批准进口美国的草药就都是可以用的,也没有什么中国中药药典剂量上的限制。
当然美国确实让很多药物不能进入美国市场,比如麻黄、蜈蚣、水蛭,这些。头几次方子给了她,她吃了说减轻了症状,但还是愿意来针灸配合。她自我感觉针灸配合方剂一起吃去痛去麻效果好。但是一停止针灸一周后,腿麻木会再回去,方剂治好了她头疼,但腿还是老样子。
突然有一次我半夜接到她电话,跟我说,她吃我最新给她开的药方煲的药之后,嘴麻的不行,不能讲话,我一惊,心想也没有开细辛半夏附子乌头什么的啊,用药剂量也不特别大。我就说你赶紧喝姜茶解毒。她去喝了,第二天我电话问她嘴麻不麻,她说不麻了。
然后过了一个月没有再联系我,有天晚上翻看留言纪录,发现早一个星期前她给我留言,说针灸暂时都不过来了,因为喝了我最近的那个药方,腿脚、头疼全部好了。虽然每次喝药嘴都是狠麻,但是喝姜茶就能解,所以她都坚持喝完。结果脚能彻底走路,不再麻痹到股骨头的部位,全部恢复感觉。常年偏头痛也不再疼。
我赶紧爬起来翻开我给她开的方子,才发现,本来略有毒性的吴茱萸,一般方剂都不超过九克用量的吴茱萸,我当作山茱萸写了剂量,山茱萸柔肝敛阴的补益药,我用了四十五克!结果四十五克吴茱萸,把她嘴麻得不行,却奇妙地治好了腿麻木和偏头痛。
这说明传统中医在运用剂量方面,明显受到了副作用现象的制约,越来越束缚了真正用药的一剂治愈的效果。
想当年在广州治一个痛风病患,附子用到了百克,我直接从我自己家药房给她抓到药,她幸免了去药店被恐吓的机会。也达到了七幅治愈。不过至今她倒并不这么认为,她似乎认为她的痛风是关老爷让她好的——因为她服药后的反应是麻得不行,有股热气在冲,从胸口到四肢,十个手指,躺床上半个小时不能动,她说她求关老爷来着。之后痛风没有再犯。
为了了解如何使用附子的量,到底什么剂量合适,我拼命尝试过。我再举个例子。
那年我爸肾肿瘤,不愿吃中药,根本不信我。说实话,早年,为了每种药的剂量配伍,我真的是掌握不好,我亲爹不信也是情有可原。现代病已经又不同于一两千年前那么单纯的一个脏腑的问题,现代病全部都集中于五脏勾结的复杂病机病兆,不摸清楚剂量和配伍以及引经效果,是不能全然治愈的。
医院里面,受罪,我一个人关在酒店里面,下了狠手试附子。分几天早中晚用不同剂量的附子加少许人参,用水煲五十、八十、一百二十、一百五十、两百,直到用到两百克的一次。
我喝完躺在床上,彻底不能动。那种感觉类似中风,全身觉得被一股热气吹肿胀起来,全身每一个细胞都被吹涨起来,我没有办法移动,哪怕举起一根小指头,也感觉是举起一个肿胀的铅球。嘴,脸,眼睛都是肿胀。
我想完了完了,老爹生死未卜,我一个人关在酒店里面也要见老子去了,老子啊老子,你一个人倒骑毛驴溜去马勒戈壁国做国王去了,剩下我,想骑黑格儿毛驴也骑不到,要肿死在床上,肿么现实这么悲催……
我整个人都不好了,然后突然漏气了——肿慢慢消褪,身体奇热不比,但是是那种极其通畅的热,把整个人烧透,烧化了,烧成仙的感觉。我从床上跳起来,好像飞医院看老爹,那个气,热气,烘得我,好像飞了,真的飞了起来。
???
说点别的有时候,在想,我们真的能把时间变没吗?
我不想过现在的日子,我们每一个都不想过现在的日子。
有时间有资格谈恋爱的时候,自卑,没前途,没安全,还丑陋;有时间有资格有精力投入事业的时候,股票期货一败涂地;有孩子有安全感有时间变的美丽富贵享受的时候,投入爱情跌入悬崖;有爱情有温暖有默契有情调乐趣生活生命完整的时候,投入孩子教育,妥协为人母的一切必要牺牲。
在好似什么都没有剩下,只有回忆的时候,又迎来可以改变人类生命质量的创新研究。这个进程没有让我停下来的意思,这到底是几个意思的意思?所以,不停止的想继续,并且永远抱老子的大腿,您老大,说的对,万物如刍狗(见)……
我们如何让自己活的没有思考,没有情绪,让这出戏自己演下去?那个情绪的装置,是时候该用魔法去除掉了。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
古人讲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而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万物特别差。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天地最是自然不过了。
创作不易,打字巨累。转载请明示详尽出处,谢谢。
?
美树嘉推荐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