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众同享文化福利
深圳出台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实施方案
让大众同享文化福利
2010年,深圳将建成比较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民和外来建设者的基本文化福利将得到较大改良,基本文化权利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
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联合在市民中心召开发布会,通报了刚刚出台的《深圳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主要内容。《方案》肯定了未来5年内深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深圳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两个轮子一起儿童白癜风的饮食转”,在努力将文化产业打造为第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把它作为实现广大市民和外来建设者基本文化需求和文化权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初步建立起了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高、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本次出台的《方案》是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共同制定的,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方案》中,人民群众的基本北京国际白癜风医院文化权益得到突出强调。既着眼于满足市民和外来建设者的基本文化需求,同时着眼于提高文化生活品位,确保他们的文化创造权利。
深圳将重点培养和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以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带动和增进市民参与文化活动。在继续办好现有文化品牌的基础上,还将创设中国(深圳)国际流行音乐节、深圳校际钢琴比赛等活动,培养新的文化活动品牌。同时,突出重点服务群体,举行适应深圳特殊群体要求和特点的公益文化活动。继续把外来建设者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基本文化权利保障作为关注重点,实行“外来劳务工文化服务工程”,办好外来青工文化节,展开“活动文化服务系列”活动。
深圳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扩大和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实行数字文化建设工程,依托络平台延伸公共文化服务。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系列政策,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发挥社会文化资源的作用,动员社会气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突出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情势和载体的创新,和服务决策评估的创新等等。
今后,深圳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络,培养城市人文精神,提高市民人文素养,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化城市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干链接
2010年深圳市
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指标
●实现每15万人具有1座公共图书馆,每1.5万人具有1个社区图书室,常住人口人均具有藏书2册(件)。
●区级以上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64小时,街道、社区图书馆(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0小时。
●区级以上图书馆每周最少举行1次免费讲座或读书活动,街道、社区图书馆(室)每个月举行1次以上读书活动。
●市大众艺术馆建设到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区文化馆到达国家文化馆标准,街道文化站到达省一级标准。
●新建社区建有不少于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活动中心)、100平方米的图书室、1000平方米以上户外文体广场,同时建立社区综合信息络平台。
●每一年市、区宣扬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进社区的各项活动不少于2000场。
●数字电视每一年向市民提供10000小时视频点播节目、免费文化共享资源和公共信息服务。
●每一年提供给市民和外来工的免费电影不低于1000场。
●公共文化服务信息100%可在上查询。
●每一年市属公益美术场馆组织展览、讲座活动不少于50个。其中:深圳美术馆每一年举行展览15个,展开与学校、社区互动式展览活动1~2次,举行学术讲座活动2~3次。关山月美术馆每一年举行展览15~20个,举行“四方沙龙”等各类讲座12场,举行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展览活动2-3个。深圳画院每一年举行12~14个美术展览,举行6个艺术讲座或座谈会。
●深圳交响乐团每一年举行公益性演出30场。
●深圳博物馆每一年举行展览20-25个,举行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展览4-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