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药middot纯中医思维下

时间:2020/8/6 15:55:18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缘起

背中药为何这么难?因为除了中药名称以外,还有中药的性、味、归经、药效…,而不单单是背诵几个中文字,是一段释义。让莘莘学子一谈背方、药就头疼。

于是有朋友就说了,背诵一遍中药还记不住,我就背2遍、3遍、4遍、N遍…直到一翻书就记得,把书合上不用不忘,一用又忘记。

困扰了背方剂和中药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解决方案…

不想背中药,又想学好中医的人都需要学习的课程!思考中药即将开讲。

今天,若你想问,不背中药,我能学好中医吗?

答案是:可以的,只要懂生活,热爱大自然,课上我们再授予纯中医的思维去认识中药和方剂,而不急于灌输教条式的药理药性。课程教学方式生动、趣味、记忆深刻,举一反三。不怕忘记。

用药如用兵,用方如用阵

为何诊断正确后,开出的药方却不一定有效?

例如:麻杏石甘汤,由这几味药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这是《伤寒论》的方子,辛凉重剂,能够开表,也能够清里热,这个方子体现了一个治肺的思想。我们知道肺开窍于皮毛,麻黄能够走表,开肺窍;肺苦气上逆,杏仁降肺气,所以用杏仁来降;在肺窍闭住,肺气不降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肺热,在外邪犯肺的情况下,也很容易产生肺热,我们用石膏来清肺热;在肺窍闭、肺热盛、肺气不降的情况下,肺容易急,所以用甘草缓肺急。这就是麻杏石甘汤的方义:“麻黄开肺窍,杏仁降肺气,石膏清肺热,甘草缓急。”

如果肺没有热而有湿邪,石膏就不要用了,可以改用薏苡仁,这要求我们对薏苡仁非常熟悉,知道它能够降肺里的邪气,利肺中的水湿。这又成了《金匮要略》里讲的麻杏苡甘汤,我们没有必要去死记《伤寒论》里麻杏石甘汤治什么症,也没有必要接着又去背《金匮要略》里的麻杏苡甘汤治什么症,而要用中医思想去统摄这些方子,以达到调兵遣将的目的。

所以熟悉中药是最重要的。熟悉了中药,再熟悉了医理和诊断,你就能开处方了。

我们经常讲“方法”,一个方子只是意味着一个法,一种思想,你要变通来用。用药如用兵,用方如用阵,知药善用好比知人善任。医者得非常熟悉中药才能很好地调遣这些药,准确击败变化中的“敌人”。

课程亮点

方药之道课程的讲法:方不离药,药不离方,方和药又不离医理,不离临床,必须放在一起讲。这次课程我们讲方药,也不会离开医理,不会离开临床,而是以药物和方剂为核心,演绎中医的基础理论和治病的方法。

因此,我们讲一遍方药,也等于又从方药的角度,演绎了一遍中医的基础理论,一以贯之,这就上升到了道的高度。所以,我们称为之“方药之道“,而不是把它仅仅局限于一个学科。

学习方药,我们有一个原则:九分药一分方。如果我们学习中医方药的精力有十分,那么要花九分在研究药物上面,花一分在研究方剂上面。熟悉药理药性,应该成为重点中的重点。那为什么还要一分方呢?不是说熟悉了医理药理就行了吗?这是为了学习组方用药的思想。方剂都是古人慢慢摸索出来的,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习方药的同时,我们顺带学习日常养生食疗法要。

来正安跟唐文奇老师一起学习方药之道

方药君臣佐使道,经典方剂常用药,

木火土金水五部,掌握方法有诀窍。

课程内容

一、中药治病的原理篇

掌握中药的整体性、四气五味、中药的自然属性、药物的走向、归经、药物的炮制、君臣佐使的关系等

二、木部经典常用方药

学习木部方药的常用中药、方剂、并带病案分析(桑叶、桑枝、桑白皮、桑葚、桑螵蛸、僵蚕;桑叶止盗汗、从桑菊饮到辛凉三剂、香薷饮、藿香正气散、玉屏风散的方义分析和临床应用等)

三、火部经典常用方药

学习火部方药的常用中药、方剂、并带病案分析(桂枝、肉桂、艾叶、附子、姜类、吴茱萸、豆蔻类、鹿;桂枝汤的总体分析、交泰丸的分析、附桂地黄丸、参附汤、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义分析和临床应用等)

四、金部经典常用方药

学习金部方药的常用中药、方剂、并带病案分析(生石膏、芦根、白茅根、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栀子、丹皮;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温胆汤、清胆汤、地黄汤、二妙丸、泻肝汤、逍遥丸、栀子豉汤分析和临床应用等)

四、水部经典常用方药

学习水部方药的常用中药、方剂、并带病案分析(地黄、当归、白芍、龟板、阿胶、酸枣仁、柏子仁;六味地黄汤之变法、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生化汤、归脾汤方义分析和临床应用等)

五、土部经典常用方药

学习土部方药的常用中药、方剂、并带病案分析(白朮、苍朮、黄芪、陈皮、橘类、木香、砂仁、柴胡、香附、川芎、半夏、贝母、菖蒲、三子、丹参、三七、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山楂、神曲、麦芽、葛根、葛花、枳椇子;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消积类方剂、苇茎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丸、枳朮丸、平胃散,麻黄加朮汤、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黄芪防己汤,当归补血汤,补阳还五汤方义分析和临床应用等)

六、药食同源—日常养生食疗法要

中医食疗有数千年历史,药食同源理念始终贯穿。我们在学习方药的同时,也会融入部分食疗内容,感受味蕾与药膳碰撞,不止是一汤一膳,让您一年四季都能获得最好的健康守护。

?

年思考中药招募中...即日启航我们在「思考中药」的课堂迎接你的健康新生活!

这是中医学习,必学的课程

与中药结缘

提升您的辨识及方药技能

老师介绍

唐文奇

正安特聘全科中医师,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传承新安医学、江西姚氏医脉、绍派伤寒诊疗体系,以传统中医思维为主导,结合现代人体质综合论治。与家兄合著中医科普书籍《思考中药》,整理编校若干部中医古籍《民国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及续编、《医宗己任编》、《重编时病论集注》等。

授课对象1、中医小白-零基础也能听得懂,用得上2、中医爱好者-建立纯中医思维,学了就能用3、中医学子-解决中医学子背诵难题,提高方药技能4、传统文化爱好者-增长认知能力,中医筑基入门

不要错过与中药结缘的机会哦

上海思考中药

年8月8-9日(第1期)开课

课程费用

课程费用:元

首期推广价:元/人

*正安医馆会员、正安文化老学员可享受98折优惠。

*三人团购95折

开课学院

上海

1.开课时间:8月8日-9日(第1期)

2.课程(正心老师)

报名请咨询

(正心老师)

3.上课地点:上海市杨浦区隆昌路号一号楼13楼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pfmf/755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