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成因、中医学病因及中医减肥八法
人类生存,维持健康,必须从食物中摄取适量养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等。若过量吸收,都可以引致营养异常──肥胖。它可令身体机能逐渐减弱,造成恶性循环,致令疾病丛生。肥胖是指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显著超过正常人的一般平均而言。
成因
促成肥胖的因素大致有遗传因素,脑部食物调节中枢的改变,精神压力和饮食中缺乏可以消耗脂肪的营养素等。在临床上诊察,血管脆化和肝病是引致肥胖的关键。
并发病
肥胖可使心脏负荷加重和形成高血压,二者都可致命;而进食过量脂肪亦可增加患胆石的机会,尤以中年女性为什。
中医学病因
中医学认为肥胖是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临床上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为主,标以膏脂痰浊为主。
中医减肥八法
一、化湿法
用于因脾运不健,聚湿而为肥胖。症见腹满、苔腻。代表方如二术四苓汤、防己黄耆汤等。
1、二术四苓汤
组成:苍术、白术、白茯苓、猪苓、泽泻
2、防己黄芪汤
组成:防己、黄芪、白术、生姜、大枣、炙甘草
二、祛痰法
用于痰浊肥胖。症见气虚胸闷、嗜睡懒动、舌胖苔白腻。代表方如平陈汤、三子养亲汤等。
1、平陈汤
组成:苍术、朴花、陈皮、清半夏、白茯苓、甘草梢
2、三子养亲汤
组成:苏子、莱菔子、白芥子
三、利水法
以微利为主。症见肥胖浮肿、少尿、腹胀、苔白。代表方如五皮饮、小分清饮等。
1、五皮饮
组成:陈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
2、小分清饮
组成:白茯苓、泽泻、猪苓、生苡仁、枳壳、川朴花
四、通腑法
以轻泻为主。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所致肥胖。症见实证肥胖,大腹便便,大便干结,行动不便,动则喘息,苔黄厚。代表方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
1、小承气汤
组成:生大黄、川厚朴、枳实
2、调胃承气汤
组成:生大黄、元明粉、炙甘草
五、消导法
用于食欲亢进型肥胖。症见肥胖懒动,腹满积食、苔白。代表方为三仙饮。
组成:山楂肉、神曲、麦芽
六、疏肝利胆法
用于肥胖兼有肝郁气滞或血瘀等症。症见肥胖兼有胁痛、急躁、眩晕、倦怠、腹胀、舌质红苔黄。代表方如温胆汤、消胀散等。
1、温胆汤
组成:化橘红、酥半夏、白茯苓、炙甘草、枳壳、干竹茹
2、消胀散
组成:阳春砂、莱菔子
七、健脾法
肥胖以健脾补肾为正治法。症见脾虚气弱,胃纳减少,体倦胖而无力,舌质淡苔白。代表方如蔘苓白术散、异功散等。
1、参苓白术散
组成:党参、白茯苓、白术、炒扁豆炒、怀山药、生苡仁、莲肉、陈皮、砂仁壳、桔梗、乌大枣、炙甘草
2、异功散
组成: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
八、温阳法
用于肥胖兼有自汗、气短、动则气喘、乏力、腰痛、劳倦、畏寒等气虚阳虚者。代表方如济生肾气丸、苓桂术甘汤等。
1、济生肾气丸
组成:熟附子、桂枝、熟地黄、泽泻、怀山药、白茯苓、山萸肉、牡丹皮、车前子、川牛膝
2、苓桂术甘汤
组成:白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常用食疗
一、茯苓茶
材料:白茯苓一钱半旧陈皮八分花茶八分
制法:茯苓、陈皮先煎20分钟,再冲泡茶叶,15分钟后即可代茶饮。
功能:适用于痰湿困脾之肥胖者。
二、减肥茶
材料:山楂三钱薏苡仁三钱橘皮一钱半荷叶四钱
制法:以上各物共研末,开水冲泡。
功能:适用于血脂偏高之肥胖者。
三、消肥饮
材料:荷叶一张山楂五钱泽泻五钱
制法:煎水代茶。
功能:适用于湿浊或湿热证之肥胖者。
四、冬瓜皮粥
材料:鲜冬瓜皮三两(切成小块)粳米三两
制法:以上各物共煮成粥,调味食用。
功能:适用于湿热证及血脂偏高之肥胖者。
五、薏米赤小豆粥
材料:薏苡仁一两赤小豆一两泽泻二钱荷叶半张糯米三两
制法:荷叶、泽泻洗净,煎水取汁,与赤豆、薏米同煮为粥,调味食用。
功能:适用于脾虚水湿之肥胖者。
六、芡实荷叶粥
作料:芡实三钱怀山一两粳米二两荷叶一张
制法:将芡实、怀山与粳米同煮为粥,并加入荷叶,调味食用。
功能:适用于脾肾虚弱之肥胖者。
注意
减肥的基本原则在减少食物中的糖类和淀粉质,增加食用蔬菜和适体运动。要成功减肥,并非只靠饮食的调整,心理的自律更为重要。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