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中医、针灸、气功的治疗特点及局限性谈起,论及了浅层次气功与高层次修炼的异同点。文章首先谈及中国大陆患者的寻医治病顺序通常是西医——中医——针灸——气功,并列举了典型人物的病案实例,用个案揭示了人类整体常规医疗手段的局限性。
作者认为:
西医治疗的特点是辩病(病名)论治,对症处理;
中医治疗的特点是辨证(病证)论治,对证用药;
针灸治疗的特点是辨经(病经)论治,辩穴施术;
浅层次气功治疗的特点是辩气(病气)论治,发“外气”施治;
高层次气功治疗的特点是辩业(病业)论治,发功调治。
西医重视表面物质空间的因素,属于常人的层次;中医、针灸和浅层次气功涉及到微观空间的因素,稍高于常人的层次;高层次气功直接涉及微观空间或更微观空间的因素,属于超常的层次。
作者认为:
未来的医学在治疗上的特点之一将是辨因论治,即针对不同层次的病因,采取不同层次的相应手段,直接针对病因治疗。
未来的医学视野,将扩展到把人类及其周围空间(从微观至宏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圈来考虑。
未来的医学前沿,将向三维以上的多维方向延伸。未来的医学模式,将是涉及生物、心理、自然、社会、心灵的多因素综合模式。
未来的有成就的医学家,将首先是一位高层次的修者。
西医、中医、针灸、气功在医疗实效中各有特长,也各有局限性。在中国大陆,患者的寻医求治顺序通常是西医——中医——针灸——气功。特别是那些难病、怪病患者,他们通常先去看西医,从常规的理化检测到高科技的CT或更高级的MRI(核磁共振断层扫描),先诊断个病名,再口服西药或外加针剂注射、点滴。若久治无效,转院去求治于中医、中药、偏方;再无效,求助于针灸;仍无效,就去试试气功。
举个典型人物的病案实例:80年代,我曾任中国黑龙江省气功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当时的会长是原黑龙江卫生厅厅长,他患有多种慢性老年病,经全省西医、中医界的名医、专家会诊、治疗,见效甚微,无奈之下,转而求助于气功,虽不能痊愈,但确有显效。老厅长本人也是西医主任医师,他通过亲身炼功受益,证实气功能治病,故主动出任省科学研究会会长,支持气功。他们有条件服用最昂贵的进口高级西药和最稀少的地道特效中药,也有条件接受名医、专家外加最现代化的医疗高科技手段治疗,而且全额公费医疗,但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求助于最传统的气功。
从这个典型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人类整体常规医疗手段的局限性,但这还不够,我们还有必要从理论上作进一步的探讨,从西医、中医、针灸、气功的特点与局限性做进一步说明。
现代医学(俗称西医)治疗的特点之一是辨病(病名)论治、对症处理(指症状)。擅长于依赖现代检测仪器对疾病作出病名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治疗以化学合成的西药为主,追求即时效应,如血压太高就用降压药,体温太高就用退烧药,确实能改善症状,但治标不治本,并伴随或多或少的药物毒副作用。
西医外科手术治疗在一定的时限范围内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时限一过,常见病灶转移或者旧病复发。西医重视人体肉身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生物分子的研究,通常以生物学模式为主。西医治病多考虑表面物质空间的因素,属于常人的层次。
西医的局限性是明显的。
内行人知道,最有效的治疗是对因治疗,即针对致病的原因进行治疗。以内因性疾病为例:西医对大多数内源性疾病称之为原发性疾病,(如:原发性癌、原发性心、脑血管病等)说白了,就是原因不明之疾病。病因不清楚,显然不能对因治疗,只能对症处理,不能根治。从气功功能的角度来看,致病的原因不仅仅存在于表面物质空间,还与微观空间的因素有关。现代医学对真正微观空间的研究,至今为止,几乎是空白,尚有待未来的开拓者们去探索。
中医(属传统医学)治疗的特点之一是辨证(病证)论治,对证用药。中医所讲的辨证有八纲辨证(阴、阳、里、表、虚、实、寒、热)、脏腑辨证、六经辨证、气血辩证等。中医的证是指病变过程中的动态性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和病变趋势等内涵。
中医辨证论治中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对证用药有“一病多方”、“多病一方”的招数。如同为感冒,病证有风寒和风热的不同,治法有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之分,代表方剂有麻黄汤和银翘散之别。
再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病名的病,皆属气虚下陷之证,皆用补中益气汤有效。中医临床治疗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攻实补虚,扶正祛邪。中药也以天然草药为主。
中医用药有“君、臣、佐、使”之说,灵活多变,寻求最佳组合,最大限度减轻毒副作用。中医的病因说涉及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的医学模式涉及生物、心理、环境等诸多因素。中医治病兼顾了有形病变实体与无形病理特征。
针灸治疗的特点之一是辨经(病经)论治、辨穴施术(指穴位)。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
古人重视辨经论治,强调“宁失其穴,勿失其经”。重视针灸通经脉、舒气血之功用。现代针灸师却更重视辨穴施术,强调针刺对局部穴位内解剖位置的神经刺激调节作用,现代针灸是变异了的针术,其疗效远不如古代。
经脉、穴位和经气运行实质存在于微观空间。经脉的发现,与古代修炼人有关。中国古代名医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的序言中讲:“‘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此言必不谬也”。此处所讲的“内景隧道”,就是指修炼者达到一定境界层次后,用天目返观内视所证悟的经气运行通道。如换一句现代词汇,就是生物能量流在体内的运行轨迹,其实就是经脉。(此是作为修炼者的自身体悟)针灸在中国古代属于中医十三科之一,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据古籍记载,古代的中医是相当发达的,出现过不少有特异功能的名医,医术高超。而现在的中医继承的主要是中药、方剂,疗效远不如古代。中医方剂治疗和针灸治疗在思维方式上有相通之处,都兼顾了表面空间与微观空间的因素。但中药、针灸也有局限性。以中国古代名医扁鹊为例:在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司马迁所著《史记》卷《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当扁鹊用神奇的人体透视功能发现齐桓侯之病已由皮肤入血脉,再入肠胃,再入骨髓时,针药皆不可治。扁鹊亦明言:“病有六不治”。
气功治疗有浅层次和高层次之分。
浅层次气功治疗的特点之一是:辨气(病气)论治,发“外气”调治。气功师发出的“外气”可以用现代仪器证实其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气与气之间有强弱之区别,但气与气之间没有制约作用,属同等层次。真正起作用的是功和意念支配下的功能。“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古人称之为“炁”,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指宇宙之气,是指宇宙中的一种无形无象的物质。它不是指空气的气。人体通过修炼,调动起这种物质的能量,能够改变人体状况,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一般的祛病健身气功强调意念和呼吸的调节作用,有“文火”,“武火”之讲究(所谓“火候”之说),有“精、气、神”演练之说等,多数为丹道气功,其中包含了一些修炼的内涵,但与真正的高层次气功修炼相差甚远。
高层次气功治疗的特点之一,我个人将其理解为辨业(病业)论治,发功调治。“病就是一种‘业’,治病就是帮助消业,我是个给别人治病的气功医师。出国前,我任职于北京国立中国中医研究院,兼任北京中医大学医学气功研究所特邀讲师。我曾多次应邀赴欧美、日本讲学。
年应西德某医师团体邀请,赴杜塞道夫市和慕尼黑市讲学,给难病患者用针灸与气功治疗,深受欢迎与好评。德国莱因邮报(RHEINISCHEPOST25,Mai)在医学与自然栏目中以五分之四的版面为此做过专题报道。年应邀赴日本讲学时,曾与日本东西医学研究所的日本医师、针灸师合作,开展针灸与气功的临床疗效研究。德国与日本的现代医学很发达,但对现代疑、难、怪病的治疗也是束手无策,并试图从东方传统医学中寻找出路。
但是浅层次气功治病是有局限性的,不能根治疾病。
浅层次气功更不可能使练功者从“生、老、病、死”的轮回中解脱出来。我也曾经尝试在佛教中寻找彼岸的归宿,甚至准备去寺庙出家专修,但是,我所见到的末法时期的佛教(包括密宗)高僧们,也都是修炼中的僧人,自身能否修圆满还是个未知数,又如何有能力和威德去度他人呢?生我之时谁是我?未生我时我是谁?生命的终极追求是什么?宇宙的终极关怀在哪里?我在迷茫中寻找、期盼。
综上所述,本文将西医、中医、针灸及浅层次和高层次气功治疗的特点分别概括为辨病、辨证、辨经、辨气、辨业论治,读者可以从中发现明显的阶梯式层次区分。
辨病论治,强调具体的病名、症状,主要从表面物质空间下手;
辨证论治,概括、综合了病变的具体部位及抽象特征,涉及双重空间的因素;
辨经论治和辨气论治主要涉及经脉、经气等微观空间的因素;
辨业论治才涉及病因的根本,涉及更微观空间的因素。
人在生生世世的不同层次空间中转生时造下的罪业,才是导致得病的根本原因。欠债要还,消业就是在还业债。一个满身业力的人,只有走上修炼之路,才有希望从根本上消去业力,净化身体,解脱病痛之苦。
气功的本质是修炼,是最高层次的功法,消业最快。将心性修炼放在第一位,方能减少再造新的业力。心性提高了,才能在消除病业的难中坦然承受,在放下执著的痛苦过关中用正念对待。作为抛砖引玉之见,笔者认为:未来的医学在治疗上的特点之一将是辨因论治,即针对不同层次的病因,采取不同层次的相应手段,直接针对病因治疗。未来的医学视野,将扩展到把人类及其周围空间(从微观至宏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圈来考虑。未来的医学前沿,将向三维以上的多维方向延伸。未来的医学模式,将是涉及生物、心理、自然、社会、心灵的多因素综合模式。未来的有成就的医学家,将首先是一位高层次的修者。
中医之迷(一)
白癜风初期症状图片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