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访谈中医把脉能看出胃病吗

时间:2021/11/8 15:45:45 来源:中医_中医偏方_中医养生偏方 作者:佚名

中医学诊法的基本内容为“四诊”,即“望、闻、问、切”。切诊中包含身体各部位的触诊、按诊以及脉诊等。人们所言“把脉”,就是中医学中脉诊范畴。诊脉部位一般选“寸口”。寸口在病人手腕部桡动脉博动处浅表部分。古人根据经络循行,认为全身脏腑气血的情况都可以从寸口反映出来。且寸口部位固定,诊脉方便,所以诊脉独取寸口。

中医诊断疾病讲求“内外详查”和“四诊合参”。内外详查体现整体观念,整个人体的各个部位、组织、脏腑、气血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之间存在着具有一定规律的联系;人体又与外界环境构成一个整体,天地之气﹑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域方宜,以及社会环境等皆与人体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四诊合参,即各种诊断方法不是孤立存在和发挥作用,而是相互关联,互相参考,综合考量,全面掌握疾病各方面信息,再通过中医独有的各种辨证方法,对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以求做出准确的诊断。

中医临床看胃病,把脉固然有重要的价值,脉象可反应出胃病的发病机制是气滞、血瘀还是寒凝、痰湿等等。但脉象通常在外感病、急症,尤其热性疾病中变化较快、较大;而在胃病之类的内伤疾病,尤其慢性胃病这种慢性病中更多反映患者的体质因素,并在后续治疗过程中相对而言,未必会发生较大较急骤的变化。当然后期若遇感受外邪,或有新的疾病并发则另当别论。

中医学经典《难经》中有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推望诊为四诊之首。诚如“扁鹊见蔡桓公”中神医秦越人展示的高超望诊技术。现如今,在具体应用中,应四诊合参,综合考量。

总之,把脉作为中医学诊断学的方法之一在诊断疾病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又不能单纯凭借一种诊断方法来诊断疾病,需要“四诊合参”,“内外详查”,而后辨证论治。

感医院中医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nxiadu.com/pfmf/1205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