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中医药的作用有目共睹,中医药领域也迎来了新机遇新发展,但是在其通向国际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某些关于现代医学提出的精准问题难以作答的问题仍客观存在,严重阻碍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向前迈进的脚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参加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就曾亲自“点题”,“用科学的方法说明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疗效”。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科技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药该如何“守正创新”,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考题”?为此,4月8日在香山,来自各界的科学家们齐聚一堂,召开了一次香山科学会议,共同探讨“基于大数据的中医精准用药机制关键科学问题”。
文:本草头条团队(bencaotoutiao)
01
各界共同努力
共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评价体系
中医药讲究整体观,是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医学体系,长期以来用现代医学体系评价中医药一直都面临着争议,如何建立全球认可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评价体系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康乐说,“国际上,西医渐起主导作用后,一些传统医学少有发挥。中国传统医学并没有被现代医学替代,秉持自己的特色,在与时代的碰撞交流中发展创新。”
“不能光靠药监局,也应通过学科、行业、学会等,积极汇集、推广科学的方案。凝结全国科学家的力量,包括中医药、大数据、化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其他领域的学者,提出行业的指标质量体系,为建立有执行力的公认的中药评价体系打好基础。”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郭姣说。
郭姣说,国际标准是分别对症下药,中医药秉持整体观、多靶点同时治疗。中医鲜明的特色决定了西药评价体系的照搬会造成“张冠李戴”。“临床上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的并病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
“公认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疗效标准体系还不完善。全球认可的中医药评价体系,必须讲精准,通过准确地回答临床问题体现价值。”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司副司长王海南介绍,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创新,例如推动中药成药性判断工具和方法、建立符合中药作用特点的新动物模型的建立等。
02
将大数据和中医药相结合
创新中医精准用药机制研究方法
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融入各行各业,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将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和中医药相结合,推动精准用药机制研究方法的建立,是一直以来中医药领域相关专家和学者密切